第25章 從米店到青樓(3 / 3)

秦斌和鄒子龍留下看家,照顧吳瀚。羅紅纓白天教吳瀚練武,靜靜地等待著黑夜的到來。

莫如深找到了知州郭明玉,批下了請徠南縣協助調查的公文,之後他與彭超一起縱馬直奔徠南縣。

徠南縣令司國維不敢怠慢,莫如深雖然是州屬下官,卻和徠南縣令同級,都是從八品。

見到公文,他立刻叫來了縣尉段元配合莫如深查證,另一麵已經安排好了住宿。

帶著秦斌畫的像,在段元的帶領下,莫如深很容易找遍了徠南縣所有的青樓,隻剩下最後一個,名叫紅袖樓。

老鴇見到段元領著兩個陌生人來了,滿臉堆笑迎了上來。

她賣弄著風情說:“喲!段縣尉你來了。一看這兩位就是貴人,樓上請吧。我們的姑娘是全徠南縣最漂亮的了。”

段元沒有理會她說的話:“我們來此公幹,請你放尊重點!”

老鴇不在乎段元的威嚇:“公幹就公幹唄,弟兄們不也得放鬆了心情,才能辦好公事。這位爺,你說呢?”說著,她扶住了莫如深的胳膊。

段元喝道:“不得造次!這是州裏的司理參軍莫如深大人。”

“得了吧!段縣尉,哪一次州裏來人不是在我們這兒接待的。您又不是不知道!”老鴇毫無收斂。

段元很尷尬,當場僵住了。

彭超大怒,嗆啷一聲拔出了刀,架在了老鴇的脖子上:“你這虔婆再敢造次,就叫你血濺當場!”

老鴇這才慌忙跳在了一邊,不滿地說:“有話好好說嗎,何必動怒呢?”

段元想結束這尷尬的場麵,對老鴇說:“趕緊找個房間,我們有事要問你。”

這個老鴇看似調笑,態度卻是不卑不亢,再加上段縣尉尷尬的表情,莫如深心裏便明白了八九分。來到一個房間,他不想多與老鴇糾纏,拿出一錠銀子遞給老鴇。

老鴇立刻喜笑顏開:“哎喲,這位大人果然富貴得很。眾位先等一會兒,我給你們叫姑娘去!”

“不用!你在這兒就行!”莫如深製止了他。

老鴇遲疑了一下:“也好,隻要大人不嫌棄奴家年長便好。”

彭超怒喝道:“休得胡言,我們大人有話問你!問你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東拉西扯!”

莫如深開門見山,拿出了畫像問:“可曾見過畫中之人?”

老鴇拿畫像看了看:“哎!你還別說,挺像的!”

莫如深急忙問:“像誰?”

老鴇說:“像嫣紅。”

莫如深心想終於找到了,問:“嫣紅是誰?細細講來。”

老鴇很惋惜地說:“五年前,嫣紅是我們這兒的頭牌,紅得很。後來被信州一個販米的商人贖了身,可惜了。”

莫如深問:“販米的商人可是叫秦方?”

老鴇想了一下:“好像是姓秦,叫什麼名字,我就記不清了。”

莫如深說:“說說嫣紅是怎麼來到這兒的,她還有什麼親人嗎?”

老鴇不屑地說:“大人,這兵荒馬亂的,怎麼來到這兒的,誰能說得清。”

莫如深知道她不想說嫣紅的來曆,於是說:“是在下唐突了。請問嫣紅還有什麼親人嗎?她的家鄉在何處?或者有無什麼人是她的常客或者常來看她?”

老鴇本想抵賴,一眼看見了彭超橫眉立目,站在一邊。

她立即慫了:“開門做生意,我不管她來自何處,也不想問。但她似乎有一個表哥,經常來看她。偶爾也問過為她贖身的事情,可惜他又沒錢,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莫如深問:“她的表哥叫什麼名字?”

老鴇想了半天說:“好像叫呂承。”

“你可知道呂承是幹什麼的?”莫如深問。

“我哪兒知道他幹什麼的,每次來時都是邋裏邋遢,有時還凶巴巴的。要不是他還能出幾兩銀子,我早把他轟出去了。”老鴇滿臉鄙夷之色。

莫如深說:“看來他們的感情還不錯,他是不是經常來?”

老鴇一邊摳指甲,一邊說:“感情能值多少銀子?不過他倒是常來,一個月能來五六次吧。”

莫如深提醒老鴇:“嫣紅被贖身後,他可曾來過?”

老鴇搖搖頭:“從未來過。”

從紅袖樓出來後,段元帶他們趕往縣驛。到了下榻之處,莫如深才發現縣驛裏早就安排妥當了。

細想在南宋為官以來,他的仕途可謂順風順水。即使遇到官威比較大的官吏,對他也總是客客氣氣,這一點頗為奇怪。

他問段元:“近日,縣中可曾發生盜搶糧食的重大案件?”

段元一愣:“未曾發生。莫參軍為何有此一問?”

“沒什麼,隨口一問。”莫如深喝了一口茶說,“徠南境內可有山賊或匪幫出沒?”

段元長歎一聲:“有。我這個縣尉不好當。”

莫如深很感興趣:“漫漫長夜,不妨以此作為談資。”

“好吧。”段元說,“徠南縣確有山匪,他們盤踞在小鑒山。北岸的徠北縣也有山匪,盤踞在大鑒山。以徠河為界,兩座山合稱雙鑒山。他們隻在自己的地盤活動,從不進入對方的地盤。”

莫如深說:“曆年來,可曾清除匪患?”

段元歎息一聲:“當然。近十年來,徠南縣已有五名縣尉出了事。兩名辭官,兩名戰死,一名與大鑒山的土匪勾結被處死。我是第六位縣尉,成天也是戰戰兢兢,生怕出事。”

莫如深一驚:“小鑒山的土匪竟然如此厲害。”

段元感歎道:“大鑒山的更厲害!”

莫如深越發好奇了:“朝廷沒有派軍隊圍剿過嗎?難道大軍也沒有辦法嗎?”

段元說:“曾經數次圍剿,山匪也曾傷亡慘重,卻從未真正被肅清。”

莫如深問:“卻是為何?”

段元解釋道:“山匪大多是本地人氏,熟悉地形,易於躲避。大鑒山三麵環水,極其陡峭,易守難攻。小鑒山亦是三麵環水,雖不及大鑒山陡峭,但水陸兩便,逃跑極為容易。小鑒山的土匪人數不多,經常下山活動,隻截奪富戶商家,不騷擾尋常百姓。如果沒有準確的情報,無法全殲。是以卑職雖任縣尉,亦是無能為力。”

莫如深又問:“以段縣尉之見,如何肅清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