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羅紅纓中毒了(1 / 3)

吳正清擺擺手,示意楊灃不要說了,閉上了眼睛,歎了一口氣說:“罷了,不必再遮掩了。”

吳正清站起來,向上施禮:“宋大人,下官吳正清有話說,宋大人切莫再為難楊灃母子。”

宋慈倒是平靜得很:“願聞其詳。”

楊灃突然大叫:“事情都是我做的,與吳大人無關。請宋大人將楊某速速治罪,不要再遷延!”

事實好像已經清楚了,但楊灃還是這麼護著吳正清。宋慈被氣樂了,他沒說話,向手下的捕頭趙勝招招手。趙勝拿上來一個布包,打開以後裏麵是一些金銀細軟。

趙勝對楊灃說:“這是你為了封洪升的口給他送的財物,這是我從洪升家取回來的。我已經向吳知縣的夫人確認過裏麵的首飾確實是吳夫人家中之物。你如何解釋?你還敢說事情與吳知縣無關嗎?”

楊灃愣在原地,啞口無言。莫如深這才明白了趙勝離開縣衙的原因,原來他是去落實物證了。

莫如深有些羞愧,覺得自己隻顧暗自擔心羅宗和吳正清了,影響了正常的判斷。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名滿天下的宋提刑絕不是浪得虛名的。

吳正清平靜地脫掉自己的冠服,放在了桌上,露出了裏麵的內襯,數塊補丁赫然縫於其上。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吳正清的清正之名絕非浪得虛名。

見到此時此景,莫如深又開始懷疑起自己查明真相的意義了,難道自己就是為了懲辦這樣一位清官嗎?從感情上講黎民百姓需要這樣一位清官,但從法律講他真的觸犯了刑律。情和理的鬥爭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是極難處理的。

吳正清向大家施禮:“吳正清不才,讓大家費心了。楊灃母子所做之事,皆是在下授意的。在下當年得中榜眼,而受朝廷委任在青竹為知縣十餘年。不僅從未升遷,即使治理這一縣之地,也時常遭人掣肘。眾多利國利民之事不得施行,此為正清平生之所憾也!”

吳正清越說聲音越大,慷慨陳詞,在場的人無不為之震撼。

吳正清大聲說:“主薄許永年本是一宵小之輩,如果沒有他,這青竹縣早已是人間樂土。賦稅錢糧之事多有作弊,在下屢次向上反應,結果無不石沉大海,杳無音訊。莫縣尉得以委任,一則有賴於莫縣尉大才,二則有賴於賈家與史家爭利,賈家無法插手,遂安排一人試圖攪渾青竹這潭水。”

莫如深這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白衣突然成了縣尉。

吳正清說:“莫縣尉是我推薦的,這確是我之本意。自莫縣尉到任後,頗得合衙僚屬和舉縣百姓的愛戴。吳某為官不求封妻蔭子,隻求造福於民,然而屢屢受挫,並非在下才德不及,實隻因宵小作怪。自許永年死後,百姓始得利也。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下從不敢稍有懈怠。至於因此而生的作奸犯科之事,吳某從不後悔。而今吳某觸犯刑律,請宋大人嚴加責罰,以全在下清正之名。下官於九泉之下,不勝感激。”

宋慈很感動,無話可說。他輕輕抬抬手:“趙捕頭,收監吧!”趙勝上來,準備把吳正清帶下去。

吳正清看看莫如深:“莫縣尉,若有可能請代為照顧內人及犬子。”

莫如深急忙施禮:“一定盡心!”他答應了,既是幫吳正清,也是幫自己。這樣一來,他的內疚會少一些。

馬氏被帶上堂來,其實她根本沒有受刑,宋慈隻是提前安排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女人大聲呼號罷了。楊灃見母親無恙這才放心了,他們也被押下去了。這本來就是宋慈的計策,莫如深非常佩服。

兩天後,吳正清被刑部來人押走。吳正清臨走的當天,青竹百姓夾道送行,雙膝跪地,失聲痛哭,人群綿延數裏。吳正清雙眼含淚,屢屢拜謝。

莫如深和羅宗也在其中,望著眼前的一切心緒複雜。莫如深明明破了案,心中卻仍是忿忿不平。

羅宗憂國憂民,心裏平添了幾分煩惱。一個清官一心想做好事,卻隻能把作梗之人殺掉,才能實現,羅宗感到了深深的絕望。

宋慈大人已經於昨天回提刑司去了,這一次到青竹縣查訪最大的收獲是發現了莫如深,一個想法在他心裏產生了。

送別了吳正清,莫如深回到了公廨,處理了一些積壓的公務。羅宗是縣丞,目前是青竹縣最大的官,在朝廷沒有派新知縣來之前縣裏的事務由羅宗打理。今天,他們都有點忙。

吳夫人決定領著兒子回老家,吳正清已經不再擔任知縣,他們再住在縣衙,確實有點不合適了。

羅宗和莫如深知道吳正清沒有什麼積蓄,僅有的一點積蓄也早已給了洪升,於是他們為吳夫人湊了一些盤纏。

下午,羅宗和莫如深幫吳夫人雇了一輛馬車,把他們送至城外。莫如深千叮嚀萬囑咐,如果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來找他。

吳夫人千恩萬謝,馬車漸行漸遠。直到看不見馬車的影子了,他們才向城內回轉。

剛到縣衙門口,他們看見了一個衣衫襤褸,渾身是血的刑部差役。見到他們回來,單膝跪地:“啟稟縣丞,吳正清出事了。”

羅宗大吃一驚:“出什麼事了?”

差役說:“我們押著吳正清經過城外三十裏的竹林,被人伏擊了。所有人隻活下來我一個。”

莫如深急切地問:“什麼人伏擊了你們?”

差役說:“不清楚。一共三個人,全部使用鬼頭刀。黑巾蒙麵,武藝高強,我等不是對手。我被打暈了,醒來之後,發現所有人都死了,包括吳正清。噢,不對,楊灃不見了,下落不明。”

莫如深對彭超說:“找一個郎中來,幫他治傷。”又對鄭虎說:“迅速帶齊人手,咱們趕往城外三十裏的竹林。”

羅宗和莫如深策馬狂奔,到達現場後,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所有人。吳正清被刺死在了囚車裏,負責押送的刑部官員及差役全部被殺,三十多人無一生還,唯獨楊灃不在其中。

莫如深仔細看過,傷口大部分在頭部、咽部、胸部和心髒,可見殺手的手段非常狠辣。按照幸存的差役說,殺手隻有三個人,他們在頃刻間殺死了三十多人,真是駭人聽聞。

羅宗出身江湖,他非常肯定地說:“傷口基本都在要害部位,殺手不是一般的盜匪,應該是職業殺手。”

莫如深同意羅宗的說法:“是的。《洗冤集錄》有雲:大刀痕,淺必狹,深必闊。看傷口的形狀應該大刀所砍,傷口深而闊,可見凶手力大而刀利。與這那名幸存的差役所言一致,他說三名殺手用的都是鬼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