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好的銅匠就擺在眼前。寺廟對於鍾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上麵要求刻有銘文花紋,而且要求聲音渾厚悠遠,這就對銅匠的手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可想而知,既然這麼苛刻的要求都能夠做到,基隆那種簡單的銅炮管——對於基隆的銅匠來說就不能算簡單了——還不是手到擒來!李鴻盛之所以這麼興奮,就是因為看到了銅炮成功的希望。
這寒山寺還真是自己的福地啊,李鴻盛在趕往七家鋪子的路上偷著樂。李鴻盛這段時間幾乎覺得自己有點過於逆天了。第一次開刀就救回了老頭子一命,泉州分艦隊很容易地就掌握了泉州外海的製海權還附帶著把福建路安撫使拉上了賊船,假冒琉球王國朝貢一事也是順利得很,就連如今陪著母親到寺廟上香,居然不但找到了一個進入日本的突破口,而且還發現了對於基隆極為緊要的高手銅匠。主角模式,這才是真正的主角模式啊。自己果然不是白穿越過來的。
寒山寺距離七家鋪子不過七八裏地,李鴻盛和手下的人騎的都是好馬,隻花了盞茶功夫就跑到了地頭。這七家鋪子按規模隻能算是個小村子,不過位於五路交彙之所,裏麵果然有著很多家鋪子,打鐵的賣瓷器的開當鋪擺金攤的,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完全是一個大集市的樣子。李鴻盛帶著人在裏麵轉了一圈,隻看到一家銅器作坊。
“老師傅在嗎?”李鴻盛走了進去,很是客氣地問守在門口的學徒。
“師傅出門去了,請問客官要打些什麼銅器?”這學徒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和李鴻盛差不多大,不過身上塊塊隆起的肌肉就要比李鴻盛壯實很多了。
李鴻盛也不著急,在鋪子裏麵走了走,還拿起壁櫥裏麵做好的銅器看了看:“手藝不錯。不知道大件的東西能不能做得出來?”
學徒也算是個人精,看李鴻盛一副世家公子的樣子,知道是大客,趕緊地端來了一碗茶:“客官先喝口水。大件的東西俺師傅也做得來,那寒山寺的銅鍾夠大吧?那就是俺師傅鑄出來的。”學徒很驕傲地炫耀道。
李鴻盛佯作不知地驚訝了一番:“既然如此,那就太好了。我要的東西和銅鍾差不了多少,隻不過沒有寒山寺的那麼大。不知老師傅什麼時候回來?”
學徒出門看了看天色,轉回來說:“師傅上午出去收一筆賬,大概這時候也該回來了。客官不妨再坐一會兒,等俺師傅回來了再詳談?”
李鴻盛心中對這個學徒高看了一眼:不僅有眼力,辦事也還靠譜,知道這麼大的生意他做不了主,也不亂攬,隻是讓自己耐心地等他師傅回來再談。於是微微笑了笑:“也好。這地方我也沒來過,就去轉一轉,等過會兒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