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有財憨厚地笑了笑:“少爺有所不知,小的畢竟年紀大了,腦子不太好使了,做事情難免不周全。那慕華村裏麵的設置都是小兒晚上回家弄出來的,小的覺得還有些道理,便按照他說的來,倒也是做出了點事情。若是遇上了什麼疑難問題,小的也是晚上帶回去讓小兒幫忙出個主意。”
李鴻盛大樂,沒想到自己眼皮子底下還埋藏著個人才:“成,你把你兒子叫來我看看,若是果真如你所說,這件差事就交給他去做了。”看到卞有財猶豫的眼神,李鴻盛猜到他是害怕兒子辦不好這件事情到時候沒有了退路,於是又寬他的心:“就算從木工廠借調的。若是不成,還回木工廠做工去。”
卞有財被猜中了心思,訕訕地搓了搓手解釋:“少爺,小的就是想著大災三年餓不死手藝人,這總歸是個好營生,丟了著實可惜……”
李鴻盛一邊為了這種小農思想哭笑不得,一邊寬慰了他幾句,便讓人去找卞波濤來。
如今的基隆城道路已經修好,自工廠區到行政區本來就不用多久,何況這次還是城主親自派人去找。不過盞茶功夫,卞波濤便站在了李鴻盛麵前。
“平民卞波濤見過城主。”卞波濤不卑不亢地向李鴻盛行了一個禮。
看著朝氣蓬勃的卞波濤,李鴻盛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聽令尊說,慕華村的事務都是你在旁邊幫襯?你對基隆目前的歸化政策有沒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卞波濤驚訝地看了一眼卞有財,回轉頭來對李鴻盛說:“城主,在下確實有些建議。咱們基隆如今對於土著的政策看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若是長久下去,則未免太過於執拗。土著目前並沒有劃入三民裏麵,幾乎可以說算不上是基隆的正式成員,若不是可以保證衣食無憂,土著很難下決心到基隆來。目前的這個趨勢,再聚集一倍的土著也沒有問題,但是要想加強這些土著的向心力,就需要額外的籌劃了。在下建議可以設定一個標準,隻要土著願意到基隆來,都可以給他們庶民的名分;要是為基隆工作滿了五年或者十年,漢話也比較流利的,就可以劃為平民。如此一來,他們有了更好的奔頭,自然就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這樣的政策出來之後,也會吸引更多的土著過來,如此循環,以後基隆附近就再也不會有食人土著為患了。”
李鴻盛點了點頭,的確如此,一開始隻是考慮到生產力不足,那些髒活苦活累活危險活盡量不讓漢民來幹,所以才會招募土著前來幹活,如今卞波濤提出的這個問題正當其時,若是再晚些發現問題,恐怕就會有些隱患了。警察局最近顯示土著和基隆居民的衝突又時有發生,估計也是身份這種問題在作怪。
“很好,如今有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完成,你有沒有信心啊?”李鴻盛的話頗有些像在誘拐無知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