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找到。但那至少還有希望啊,不像我們的孩子……”少婦說著說著,便悲痛地大哭起來。
送走報案人,趙仵作對孩子的屍首進行了檢驗。“沒有什麼外傷或內傷,應該就是被人丟棄在田壟裏,天寒地凍,孩子受不了,沒一會就斷氣了。”
“孩子死了多久了?”
“沒多久,不超過一個時辰。”
“也就是說,他是今天早晨才被丟到田壟裏的?”
“是的。”
“這就奇怪了。這個孩子昨夜才被偷,偷孩子的人,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一夜之間,就決定要丟棄這個孩子呢?既然他不想要這個孩子了,為何不行行好,把孩子還回去呢?”
“可能他決定不要孩子的時候,天已經亮了,他不想自投羅網吧。”趙仵作猜測道,“對了,說起這個年紀的孩子,最近獻縣盛傳著一個奇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哦?什麼奇談?”
“據說獻縣有位員外生了個兒子,每當有人去抱他時,空中就會掉下碎銀。”
“江湖術士騙人的吧,怎麼會有這種好事。”
“事實上,這是我的一個親戚告訴我的。他經人介紹認識了這個員外,他抱了抱這個孩子,果然空中落下五兩碎銀。員外對他說,如果在祈願箱裏放十兩白銀,空中就會落下更多白銀。於是,他試著放了十兩白銀,又抱了抱那孩子,結果空中落下二十兩碎銀。”
“既然是你親戚說的,那看來真有此事了。按照這個邏輯,如果有富商巨賈在那祈願箱裏放上一千兩白銀,難道空中會落下兩千兩白銀?”
“哈哈哈,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據說這是樁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是也不會有人敢毫擲千金吧,這樣的話,倘若真的落下兩千兩銀子,還不把人砸死。”
“真有這種好事,那個員外家還不要擠破頭了?且不說那些富商巨賈,光是那些升鬥小民,想那幾個銅板換碎銀的,一定大有人在吧。”
“正因如此,所以必須經人引薦才能進入員外府,見到員外。一般生人,無論如何有錢,他是見都不見的,更不會把孩子拿出來讓他抱了。”
“你那位親戚不是見過這個員外嘛,讓他引薦就好了啊。”
“大人,看您這樣子,不會心動了吧?您不會也想去抱抱那孩子,賺幾兩碎銀吧。”
“按照你的說法,這可不是幾兩碎銀,而是翻倍的碎銀,倘若真有這種好機會,何樂而不為呢?況且,我並不相信會有這等好事,總覺得其中有詐。獻縣離陵洲並不遠,兩日便可來回。”
“既然如此,我就去找我那位親戚說說,讓他幫忙引薦一下。不過,如果真要去,我們得扮做商人。”
“哦?此話怎講?”
“那家員外,從不接待官場之人。”
“如果是商人的話,他更偏好富商,還是窮困潦倒的商人。”
“當然是富商了。”趙仵作笑道。
可是,倘若天降白銀隻是個噱頭,那實際用的還是員外的銀子。如果碰上個富商,一擲千金,那他豈不是要損失百千兩白銀?他更喜歡富商,說明他也不是濟貧之人,那他隻賠不賺的目的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