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人,我家孩子昨晚被人偷走了。”剛睡醒,一對年輕夫婦便來衙門報案。
“你家孩子多大了?”
“一歲兩個月。”
“這麼說,他應該和你們睡一個屋嘍?”
“是啊。”
“那歹徒進屋偷孩子,你們什麼聲音都沒聽到嗎?”
“半夜睡得正熟,”丈夫說道,“我們突然聽到廚房傳來一聲巨響,於是跑過去看,沒想到等我們回來,孩子已經不見了。”
“廚房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巨響?”
“是廚房外麵的聲音,有人點燃了火藥,發生了爆燃。”
“看來歹徒是有計劃地行動,一個歹徒點燃火藥引開你們,另一個歹徒趁機偷走孩子。偷孩子的那個人,是從窗戶還是門進屋的?”
“他敲壞門鎖進來的。我們農家用的都不是什麼好鎖,重物一敲便壞了。”
“大人,其實這已經是我們村裏發生的第二起嬰兒被盜案了。”妻子不顧丈夫的阻攔,堅持說道。
“這是怎麼回事?另一家人怎麼沒來報案?”
“那家人生的是女兒,孩子被偷了也就被偷了,主要是害怕——”
“別說了。”丈夫打斷妻子,朝她使了個眼色。
“你們害怕什麼?如果你們不說出實情,我們也沒法幫你們找。”
“拙荊是害怕偷孩子的歹徒對孩子不利。”
就在這時,一個老婦人抱著一個孩子走了進來。
“娘,是不是孩子找到了?”少婦飛快地跑過去。
老婦的臉上閃著淚光,“孩子沒了……鄉親們在田壟裏發現的屍體……”
少婦呆住了,“一定是他們幹的,一定是他們幹的!”她歇斯底裏地喊叫起來。
“大人,你要幫我做主啊,他們讓我把孩子借給他們三個月——”
“別說了!你說了,他們說不定會要我們的命啊。”丈夫抱住發狂的妻子說道。
“孩子都死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少婦喊道。
“沒關係的,你隻告訴我一個人,我會保守秘密的。”我安慰道。
“他們讓我把孩子借給他們三個月,”妻子繼續說道,“說是每月會給我們五十兩銀子。但是我們出借孩子的事,絕對不能聲張,否則滿門都會遭遇災禍。三個月後,他們把孩子還了回來,也按約定給了我們一百五十兩銀子。可是沒過幾天,孩子就被偷了。”
“他們是誰?你懷疑孩子是被他們偷走害死的?”
“孩子不是他們害的,還會是誰?三個月前,有兩個人來找我們,說要借用我們的孩子三個月。他們給了我們一千兩銀子作為保證金,說是三個月後一定會還回孩子並給我們一百五十兩銀子,同時拿走這一千兩保證金。當時丈夫在外麵欠了賭債,追債的人天天上門。正好有這麼個機會,我們就把孩子借給了那兩個人。”
“可是,他們如約送還了孩子,也給了你們約定的銀兩。那何必又來偷孩子呢?如果他們想借用孩子更長時間,直接給你們錢就好了啊。看他們的架勢,也不像缺錢的樣子。你說之前那戶被偷走女嬰的人家,他們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