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捕頭走了進來,“大人,這是我們從俞府搜到的尚未燒毀的物件。”
李捕頭把這些物件攤開在我麵前。大火的高溫燒焦了大部分東西,剩下的隻有這些金銀器具和銀兩。其中一個黃金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個瓶子呈水滴狀,上窄下寬,渾身金亮剔透。大火似乎並沒有在它身上留下任何汙痕。我拿起來仔細看了看,這是個一隻手剛好能握住的黃金瓶,周身上下沒有一處雕鏤。我搖了搖瓶子,裏麵傳出輕微的哢噠哢噠的響聲,看來的確是裝了東西的。可是從外觀看來,並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打開這個瓶子。瓶子接近底部的位置有一條細紋,但也無法從這裏打開瓶子。
我很好奇,於是把這個黃金瓶拿給恩師看。他見多識廣,或許可以洞察打開瓶子的機關。恩師拿起瓶子看了看,說:“這很像是禦用之物。我記得先祖皇帝喜歡收藏奇珍異寶,可能是他賞賜給重臣的東西。待我來日進宮麵聖,看看當今皇帝是否識得此物。”恩師曾是當今萬歲的太子少傅,因此進宮麵聖對他來說隻是家常便飯。
吃完午飯,恩師便出發了。陵洲距離京城隻有幾十裏路,馬程快的話,三日便可往返。在這三日內,我去了無數遍現場,也與趙仵作一起對十一具屍體進行了仔細的勘驗。我們並非一無所獲。
首先,我發現,俞府的起火點不止一處。根據俞府幸存家丁和丫鬟的描述,我們繪製出了俞府的平麵圖,根據勘察,其中一處起火點位於三姨太的居所,也就是當天的洞房。助燃物依舊是酒,現場有大量酒壇的碎片。俞老爺和三姨太死在這間屋子裏,均是被濃煙熏死的。兩人屍體相距甚遠,應該還沒有就寢。這間屋子窗戶很多,如果人沒有熟睡,就算門被鎖上,也可以從窗戶逃生。我不知道為何他倆甚至都沒能逃出這間屋子。另一處起火點位於客廳,即喜宴舉辦地,這裏還沒來得及收拾,燒焦的酒杯碗筷隨處可見。這裏有很多碎了和沒碎的酒壇,火在這裏燒起來,簡直易如反掌。第三處起火點很奇怪,位於大太太和少爺們居住的別院。當時大太太和少爺們均已就寢,他們都是被煙熏致死的,死亡地點都在自己的床上。火是從雜物間燒起來的,助燃物依舊是酒,現場有打碎的酒壇。
其次,令人震驚的是,管家是被人用刀刺死的,他死在距離府門不遠的地方。他的肺部沒有吸入煙塵,應該是在大火燒起來之前就死了。這不得不讓我懷疑是有人故意縱火。這人在縱火過程中遇到管家阻攔,於是他便殺死管家。兩名家丁死在後廚,當時應該正在清洗喜宴留下的杯盤碗盞,被火燒落的橫梁擋住了廚房的門,他們因此未能逃脫。三姨太的貼身丫鬟死在回廊中。這個位置很奇怪,按道理,她應該守在洞房門口才對。回廊連接別院和洞房所在的前院,屬於庭院山水造景的一部分。或許,她不想整夜守在洞房門口,於是來花園賞玩。看到起火了以後來不及逃出迷宮一樣的回廊,便被濃煙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