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家人也都收到了銀兩?”
“是啊。所以村裏現在剩下的,大都隻是些老幼婦孺了。”
“他們一去不回有多久了?”
“距離最近走的那三個人,也有半年了。不過話說回來,他們的家人得到了銀兩,也算能糊口。那些家裏沒有男丁的,或者男丁不敢出去的,過的可就慘啦。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我正好要去陵洲上任,也會去拜望陵洲知府,到時候我幫你們打聽下。”我信誓旦旦地說道。
“這可就太感謝你啦,清官啊……我們有福啦。”老人激動地說著,想要跪拜我,我趕忙扶起他。
告別老人後,我們繼續趕路了。我打算改變一下行程,先去拜見陵洲知府,向他說明這件事,問問他的看法,最好能得到他的幫助,然後再去拜見我的恩師。
這時,我突然看見田壟間正在犁地的一個老婦摔倒了。一個十幾歲的少女跑過去,害怕地叫了起來。我趕緊拉著李玉跑過去扶起老婦。老婦年近六旬,應該是過於勞累才摔倒的。我們在少女指引下把她攙扶回家。這時我發現,老婦的家裏還有兩個不到十歲的男孩,以及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年紀比較大的男孩正哄著不停哭泣的嬰兒,試圖把稀薄的米湯水喂到它嘴裏。少女看到這幅情形,趕緊跑過去抱起嬰兒哄了起來。
“孩子的母親呢?”我扶老婦坐下,不由得問道。
“她去縣城幹活了。種地的這些錢根本不夠養這些孩子啊。”老婦無奈地說道。
“那他們的父親呢?是不是和其他男丁一樣……”
老婦看了我一眼,說:“看來你是知道我們村的情況了。不,孩子的父親並沒有像其他男丁一樣去陵洲。他在今年春天病死了……”
我一時愣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
“孩子的娘當時還懷著身孕。家裏人從來沒吃過一頓飽飯,全靠著鄉親們接濟,媳婦才勉強把孩子生了下來。媳婦因為懷孕的時候沒吃多少飯,所以也沒有奶水。孩子生下來不久,她便決定跟著趙家的寡婦一起去城裏掙錢了。”
“趙家的寡婦是個不正經的,上次我看見她把一個陌生男人帶回家。”年紀較大的那個男孩說道。
“小孩子別瞎說話。”老婦責怪地說道。
“難道……”我看著孩子們,欲言又止。
老婦點點頭:“是做些不光彩的事。當時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那麼多孩子要養,又不能老靠鄉親們接濟。他們雖然有些銀子,但也隻夠糊口。荒地長不出莊稼,苦啊,我們還要按照熟地交稅,冤啊。”老婦說著說著便落下淚來。
我趕緊遞過去一塊帕子:“不要讓孩子們看見了。”
我從母親給我的十兩銀子裏取出一兩給了老婦,沒等她說話便出了門。屋內的氣氛讓我感到無比沉重。母親所說的體會老百姓的疾苦,我剛出家門便體會到了。可是,我要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們擺脫疾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