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神醫吳普(3 / 3)

盛先:“一切都在鄭相的計劃當中,成都城已經陷入了一片死寂。”

鄭度沉重的點了下頭,“這麼做雖有傷天和,但是時不我待,也隻能非常時刻采取非常手段了。”

“那白袍小將是誰?”射堅胡子拉碴顯得很是狼狽,鄭度撤軍之後便下令龐義、張宗二人迎戰射堅、吳班。龐義率軍正麵迎敵,張宗則率奇兵繞道奇襲都安縣。都安縣的守將鐔承棄城而走。而後張宗、龐義前後夾擊,射堅、吳班軍大敗。其中,張宗更是連挑了吳班軍的五個校尉,使得官軍看到張宗的旗幟就瑟瑟打顫。

“那白袍將叫張宗乃是張任的兒子。”斥候趕緊說道。

射堅、吳班恍然大悟,張任都死了多年了,當時張任的孩子還很小,大家也都沒在意,“怪不得我看著他槍法這麼眼熟,得了張任的真傳。咱們這場仗不好打了。”吳班感歎了一句。吳班又和射堅、李昴商量了下,既然都安縣已經丟了,返回成都的路肯定也被切斷,往西便是廣柔等,但是現在也被叛軍占領。最後,還是聽從了李昴的建議退守灌口小鎮。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孟彪和張苞對峙了那麼長時間,孟彪連關門都沒接觸到。劍門關的地勢險要,通往關門的隻有一條蜿蜒的山道。因為天氣原因變得濕滑,更可惡的是,張苞令人采集青苔撒在山道之上,一些士兵稍有不慎便跌落穀底;不僅如此,接近關門口的時候地上不滿了鐵蒺藜,孟彪派人前去清掃,可是頭頂上又是劍雨如簧。強攻是沒有辦法了,孟彪點起精兵,直接攀岩智取,可是那些山地精兵剛攀到山頂便被張苞發現。

孟彪氣結,又無可奈何。劉循登基之後,自己得了一個安漢將軍的名頭;雖然還是個雜號將軍,但是自己看得清楚,隻要評定了蜀地,自己就可位列三將軍之列。鄭度數次來信,令自己急不得,慢慢來,但是越是這樣孟彪越是心急氣躁。

張苞又何嚐不是,自己手中隻有八百的守關將士,雖然屢次打退了孟彪,但是張苞也高興不起立,關中缺乏糧草;而且漢中局勢又不容樂觀。現在自己兩麵布置,一麵防著孟彪,一麵防著漢中的叛軍。

“將軍,大都督聽聞蜀中叛亂心急如焚令在下前來增援劍門關,望將軍速速開關。這是大都督的手令。”劍門關北,旌旗林立,一千五百的漢中軍在馬超心腹秦毅的率領下等待進關。

張苞看著馬超的親筆手令,猶豫不決,“先生,你怎麼看?”張苞看向自己身邊的中年文士宗預,宗預乃是張飛的主簿,後被諸葛亮征召入相府,張飛死後張苞得到劉備的重用派來劍門關。諸葛亮念在張苞年幼,便又把宗預派了來協助張苞任長史一職。以前宗預任張飛主簿的時候,便兼職教張苞等人識字,所以張苞便一直稱呼宗預為先生。

“這手令不假,但是事有蹊蹺。”宗預說道,“前段時間彭羕叛變囚禁了馬超,這才幾天馬超病愈又趕走了彭羕複奪漢中。這一連串的動作讓人很是看不清楚。劍門關位置重要,咱們可以先派人去漢中聽聽向朗的意見再說。”

秦毅原本是馬超帳下的小將,這次被派出來接手劍門關,臨走的時候馬超的吩咐自己十分的清楚,“爾此去接關,勿忘乃漢中之事。蜀地震蕩,政令多由不一,切記以本都督令為準。張苞膽敢違令行事,汝可自專之。”這句話雖然說得很是隱晦,但秦毅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沒想到自己派去叩關的士兵前來後傳達張苞的話,“關中地方狹小,糧草亦不足。援軍現在關外歇息,等到清理出更多的營帳之後再迎接援軍入城不遲。”

該怎麼辦?難道強攻劍門關?肯定不行。

馬超複奪漢中立刻親信前往接管散關、陽平關、白水關、定軍山大營等重要關隘。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礙,馬超的威名太大了,本來響應彭羕的當地巴人、羌人都紛紛偃旗息鼓,漢中城除了城固等地瞬間都安靜了下來。

向朗和蔣琬對坐,兩人臉色鐵青,魏延則是紅的滴血。窒息的大堂中,沒人願意先開口說話,因為事實已經擺在眼前,漢中平亂這麼多天之後,三人仍被囚禁在向朗的府中,向朗多次要求求見馬超,但是都以城中亂匪嚴重所拒絕。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向朗三人知道大事不好。

壓抑的氣氛最終還是蔣琬開口打破,“看來,馬超心思深沉啊。”歎了口氣,“殿下遇刺查清之後,我來漢中的時候殿下曾說過馬超足可信任,馬超現在所作所為徹底辜負了陛下和殿下的信任。”

向朗也艱難的開口,“我等囚禁身死不足為惜,可是馬超的舊部在成都。那朝廷不是更危險?”

魏延突然起身,大喝一聲,“殺他娘的!沒想到馬超忘恩負義!”說著就拿起自己的長刀往外走。

向朗和蔣琬對視了一眼,迅速起身上前扯住魏延,“你們拉我幹什麼?馬超賊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你們還這樣隻知道一味的姑息,我就不相信城中沒有忠漢的正義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