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農業技術推廣的困境(2 / 2)

敘述完她的見聞後,李月忍不住又補充了這麼一小段話。

李月的一番話讓李治也覺得有些尷尬了,他是皇帝,不可能不關心農事,但是他作為帝國的皇帝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並沒有精力親自去關注農業生產中的細節,更不可能有一種科學認識,不過他對農事的態度也確實和被李月斥罵的那些人一樣,同樣也被李月罵了進去。

此時的唐朝大臣們指著皇帝鼻子罵的時候也不少,何況李治也不是第一次被女兒斥罵,何況李月也沒有指名道姓,尷尬也是一瞬間。

很快李治就同意了李月關於加大棉花和占城稻推廣力度的要求,並下旨讓內廷新成立的印書局把《齊民要術》刊印一千冊。還讓自己身邊官員把李月的原話記錄組織了下語言後,以皇帝的名義發布詔書斥責了天下的士人,並要求士人們為深入推廣耕作技術作表率。

此詔書一出是不是真能讓那些“上等人”開始重視農業技術李月不知道,不過讚揚之辭倒是馬上來了一大堆,李治倒是小賺到一點聲望。

回到長安之後,李月驚喜地發現,水泥燒製技術擴散的效果已經開始呈現,長安的一些破損的街道開始用水泥進行建設,甚至已經有喜歡新事物的人還開始試著使用水泥建造房屋。這個生產量離李月滿意的程度還是遠遠不夠,但終歸是進步。

下麵的人還上報了一個好消息,一批批竹紙也在不斷地上市,不出一年紙張價格就下降了兩成多。

讀書的成本不光是紙,要讓普通家庭供養一人脫產讀書,單是竹紙出現還遠遠辦不夠,竹紙出現不會讓天下瞬間出現大批知識分子而影響統治,隻會部分降低知識推廣的成本,部分打斷豪強對知識的壟斷,幫助皇帝抑製豪強。

像五姓七望這樣的漢人豪族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裏,經常拒絕和皇家通婚,帝後一向對他們非常惱火,各種因素疊加後,讓帝後對推廣竹紙非常支持,有了帝後的支持,這些技術的推廣速度之快讓人咋舌。

經過撒網式的發放技術手冊,大批製造作坊開始采用竹子做原料,很多新作坊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且新的作坊還在不斷湧現,價錢還會一路下跌。

看到竹紙的推廣,李月不由在想。要是玻璃也能得到竹紙一般的推廣力度,她再把天文望遠鏡製造技術也推廣了,神權就會進一步衰落,這世界就會離進入科學時代更近。

李月從電學展示那次開始就已經看出了帝後的隱藏的心思,對和天有關的他們會非常敏感,儒家雖然有些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成分,但也講君權神授,李治對君權神授的維護也是非常重視,還有嚴令隻準欽天監觀測天象,禁止有人借天象搞迷信活動鼓動人心。

帝後看到天文望遠鏡擴散會是怎樣的反應,李月不敢去想。

而且她也對玻璃作坊產生的巨大收益放不下,要搞科研就得要很多錢,玻璃作坊是被帝後唯一特許的可以進行經營活動的作坊,她無法放棄這個唯一的壟斷盈利來源。

現在均田製已經逐漸瓦解,大旱過後財政還是有些困難,皇帝也要錢用,本來恥於言商的李治也在瞞著臣子把玻璃作坊當作吸金工具,李治也不會願意輕易放手。

考慮了很多因素之後,李月還是暫時打消了把天文望遠鏡擴散的想法,畢竟那東西現在也創造不了太多的實用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