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登聞鼓響(1 / 2)

但見他請出從征東大軍處得到的龍節和昨晚薛定搖在宴前上交的虎符,擺在了眾臣的麵前,語調冷峻道:“諸位愛卿,這盤子裏放著的龍節虎符,小小兩塊,加起來還不如個肉餅大。可就是這兩塊連肉餅大小都不如的物件,卻能四兩撥千斤,指揮得動百萬之師。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是朕!是朕賦予了它們至高無上的權力!是朕賦予了它們調兵遣將的能力!有些將領嘛,一旦龍節在手、虎符在右,就開始得意忘形了,就開始挑釁君威了,就開始仗著自己打下來的那一畝三分地跟朕梗脖子了!可朕告訴你們,朕身子差氣性不差,皮肉軟骨頭卻硬!隻要朕想,統兵權的符令可以隨便改成什麼節杖、玉石、瓦礫!屆時放在你們手裏的龍節虎符,不過是一堆廢石爛鐵!朕說這些,是要讓你們明白一個道理,兵權之上,是皇權!不要龍節在手就蠅營狗苟,不要虎符加身就耀武揚威!一朝天子一朝臣。做臣子的,見到皇權,要明尊卑、知敬畏!要有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四個字,征元帝說得很重。

一席警告,霸氣的是詞量,小氣的是肚量。眾臣子聞言紛紛跪身道:“多謝陛下教誨,微臣惶恐。”

征元帝此言一出,是在告誡諸位臣子尤其是諸方將領要知道權從何來,也是在暗有所指地隱晦警告薛定搖,她應該感恩與順從的,是賦予她權力的君王與皇權,而不是自恃功高地處處維護那個屍骨已寒的老臣,與聖意針鋒相對。

他用一番威儀的做派混淆著視聽,對薛定搖幾番直言的原因避而不談,反而試圖用帝王的權力壓製住她的“囂張”氣焰,逼著她像其他臣子一樣就範於他的皇權君威。所謂帝王訓誡臣子,隻需要在一番言辭之間進行一場莫須有的偷梁換柱,所有過錯便全數落在了為人臣者身上。

隻是如果薛定搖真的有反叛之心,早在施正明被處死的時候她就可以順勢而為,而不是提著腦袋與他擊掌立狀;如果薛定搖真的恃功而驕、目無皇權,班師回朝的那一刻她就可以將虎符壓在自己手裏“請”下官職封賞,而不是即刻還於君主,以至於讓自己立身於如今這種不臣不民的尷尬境地。

前前後後,樁樁件件。或許是征元帝沒有想過,或許是想過了沒有深究其因,也或許是深究其因了不覺自己有錯,亦或許是自覺有錯了,迫於維護帝王的威嚴而不敢承認。

身為帝王,征元帝隻知道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攻克北殷、一統中原,凡是阻礙這個目標的一切、凡是與這個目標無關的一切,都是可以被舍棄的。包括賢臣,包括良將,包括南齊朝廷在邦交諸國的名聲,包括徭役賦稅之下呻吟叫苦的百姓。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是雄心也是苦心。所以看著幾次三番在自己麵前維護亡臣的薛定搖,他隻覺得作為帝王的苦心不被臣子理解。他的心裏,孤高、孤傲、憋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