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劉豹被擒(2 / 2)

梁恩叩頭不止,道:“怎敢欺瞞賢王!為顯示誠意,呂將軍打探得絕密消息,願告訴賢王,作為憑信。”

劉豹道:“說來聽聽。”梁恩道:“漢天子與袁紹約定,以袁熙、高幹二位將軍屍首交換箕關被擒守將張繡。”劉豹道:“此事本王已有耳聞,算不得絕密。呂翔以此為信,未免兒戲。”梁恩道:“漢天子令馬超領軍護送二人屍首到大陽縣東門外交換,時間為四月二十八日。呂將軍已取得馬超信任,因此馬超點呂將軍兄弟二人隨軍。”

劉豹道:“就算此事屬實,對本王也無所作用。”梁恩道:“馬超暗中交換,是為防賢王搶奪。賢王若派兵趁袁紹未到之時多下二人屍首送於袁紹,袁紹感將軍之恩,必然與將軍合兵攻打河東。若生擒漢天子,賢王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並可使天子下旨,封賢王為匈奴單於,豈不美事?”劉豹本可以繼承單於之位,缺為叔叔所奪。隻是自己勢力微弱,又得不到各部族的支持所以隱忍下來。聽到以漢天子之名封自己為單於,借助漢人之力鏟除叔叔呼廚泉,不禁怦然心動。

梁恩見劉豹心動,接著說道:“呂將軍遣小人來見賢王,請賢王奪取二位將軍屍首。若此事果然可信,賢王便可放心。異日攻打河東,呂將軍便當為內應開城門接應。”

劉豹道:“呂翔既然受馬超信任,何不率兵反叛,奪河東擒天子報仇?”梁恩道:“將軍有所不知。馬超雖然信任呂將軍,但投降士卒,都被馬超混雜編入部眾當中,急切難於聯合。而且部卒難免有畏死或貪圖名利之人。一旦消息泄露,反而不美。”劉豹聽說也有道理,道:“到期本王便暗中起兵先奪了袁熙、高幹屍首。”梁恩道:“為安全起見,賢王不如遣部將前往。就算此事有詐,賢王也不會有何損傷。”

到期劉豹果然派部將領兵暗中去搶奪,順利歸來。劉豹派人送與袁紹,果然是袁熙高幹屍首。劉豹問部將詳情,部將道:“吾等埋伏大陽東門外樹林中,待馬超護送到來,突然殺出,搶了回來。馬超兵少,並未廝殺,狼狽而逃。”劉豹見所言與梁恩之言相同,大喜。起兵往安邑而來。

抵達安邑城外,傳梁恩來見。命梁恩再入安邑城約定時間。梁恩為難道:“小人離開馬超軍已有數日,再回去恐怕會被懷疑。”劉豹道:“本來應當令換一人。隻是若非閣下便不能與呂曠呂翔聯係上。閣下勉為一行。”梁恩應諾。

次日回報,“呂將軍言,於城門上畫白色圓圈,就是要獻的門。賢王見哪門有白色圓圈,可派兵佯攻。呂將軍得知,當晚便會與心腹開此門獻城。”劉豹派兵暗中查看,果然見南門上畫著白色一個圓圈。大喜,領兵攻打南門。直到午時方才退兵。

當夜命部眾暗中出營,人銜草,馬銜枚,往南門而來。隻見南門上並無一人,吊橋緩緩而下。劉豹等吊橋放下,大喊一聲,“匈奴勇士,隨本王入城擒天子!”當先進城。部下兩萬騎兵隨之而入。梁恩道:“天子住於郡衙之中。”引路直奔郡衙而來。到得郡衙,一片漆黑。劉豹再找梁恩,早已不見。劉豹情知不妙,火把突然豎起,郡衙內湧出一隊人馬,當先一將大喝:“胡夷之人,愚蠢至極!已中吾軍師之計也。”正是馬超。劉豹忿怒來迎,火光之中連鬥十餘合不分勝敗。旁邊閃出許褚,道:“此時城門緊閉,猶如穩中捉鱉。賢王何不下馬投降?”與馬超合攻劉豹。劉豹雖勇,卻也不敵馬超許褚這兩個殺神。撥馬便逃,往南門而走。身後數騎一路跟隨。不提防街道之中突然拉起一條絆馬索,黑暗之中戰馬突然倒地,把劉豹摔下馬來。劉豹想要翻身,火把亮出,撓勾到處,把劉豹撓翻,便有士兵齊上,生擒劉豹。當先大將,正是文聘。料劉豹必然從舊路出城,揀郡衙往南門必經之路埋伏,果然生擒劉豹。

呂曠呂翔閉住城門,馬超許褚分路砍殺,兩萬騎兵一個也未走脫。天明之時,出了原來袁熙那幾千兵馬乖覺,就地投降,匈奴部隻剩下三千人-尚存。繳獲馬匹甚多。馬超整點,共有六千降兵,三千匈奴兵被擒,戰馬一萬二千匹。經此一戰,南匈奴左賢王劉豹部幾乎全軍覆沒。諸將獻捷,文聘押解劉豹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