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年幼無德,威儀不恪,而忝大位。初為陳留王,而不念皇恩,與漢賊董卓同謀,以臣弑君,以弟殺兄。即位以來,用人不明,大肆殺戮,荒淫無道。王司徒有除賊之功而見殺;雷薄、段煨行叛逆之事,而被大用。李傕、郭汜作亂於前,高幹、楊醜謀反於後。用呂布而呂布造反,封袁術而袁術稱帝。國家戰亂之後,不思安民,專以刀兵為事。大兵到處,民不聊生:汝南疲憊,黃巾複起;關中凋敝,楊奉猖獗;用兵河東,張楊身死。帝之暴虐可知矣。濮陽侯、領兗州、徐州牧操,乃曹丞相之後,心懷忠義,屢建奇功:謀誅董卓於前,首倡義兵於後;平兗州,定青徐,關東之地危而複安。何期帝心懷疑忌,意欲殺操以快其心,此正‘狡兔死而走狗烹,飛鳥盡而良弓藏’。昔太甲無道,伊尹禁之於桐宮;漢昭暴虐,霍光廢之。二人雖為悖逆之事,而為後世所頌,以其能正國器、救社稷也。操不忍漢室之亡,欲仿伊尹、霍光故事,廢此暴君,更立新君。布告天下,鹹使知聖朝有拘迫之難。
劉協見了,大怒:“曹操欲以口舌之利,塞天下之口乎?”命王粲也寫一篇數曹操的罪。王粲提筆立成。劉協粗略一看,上麵洋洋灑灑,列舉了曹操十條大罪,十條小罪,如欺君、殘殺百姓、聚兵謀反等,犀利非常。劉協大喜,重賞王粲。命發文天下各州縣。然後點虎衛軍及禁衛軍共七萬人出征。高順為先鋒,朱皓臧霸隨軍,賈詡荀攸為軍師,張燕、許褚為左右護衛。命張遼徐晃等緊守城池。一路無話,直抵長垣。命梁習應付糧草。
劉協率大軍五萬五千與曹操會於濟陰郡離狐縣,濮水在此自西往東。兩軍隔河相對,各自紮營。賈詡道:“吾軍兵少,當深溝高築,不與曹操接戰。曹操求戰不得,必然退兵。”劉協然之,便命朱皓於濮水南岸立寨甚固,使高順朱皓領兵一萬居之。自與其餘諸將屯。
曹操使人搦戰,劉協嚴令諸將不許出戰。曹操求戰不得,想要南取陳留,又被離狐所阻。僵持半月。曹操使人來下戰書。劉協道“先試其虛實。”批來日決戰。
次日,劉協使使者對曹操道:“吾軍退三十裏列陣,請渡河決戰。”曹操怕軍半渡被擊,請劉協渡河列陣。劉協便讓曹操退三十裏,使臧霸率軍渡河。
曹操欲使人趁機攻擊,卻見朱皓高順於濮水北岸列定陣勢。原來劉協已經預先讓朱皓高順從上下遊繞出渡河,先占據濮水河北一塊平地,便在平地上列下陣勢。
劉協還是第一次與曹操對陣,見他英武非凡,手下諸將威風凜凜,道:“濮陽侯文武足備、才智過人,何必與朝廷作對,愧對漢室,愧對祖先?”曹操道:“陛下行事乖張,用人不明,猜忌功臣,臣等心灰意冷,隻能如此。陛下若果有容人之量,請準許微臣有一立足之地終老,臣銘感肺腑。”劉協見曹操仍然如此說話,把事情都推到自己身上,知道雙方不可避免要刀兵相見。派高順出戰。對陣曹洪見了,想起前番被擒之仇,又見高順騎著自己那匹“白鶴”寶馬,大怒,縱馬來迎。高順見是曹洪,倒也小心。兩人鬥二十合,勝負不分。曹操揮鞭一指,大隊人馬衝殺過來。這邊劉協也揮軍齊出。混戰一場,曹操兵多,劉協漸漸吃力。突然細作來報,說劉協分張燕率一萬精兵去取濮陽。曹操大驚,鳴金收兵。朱皓高順臧霸趁勢追殺,曹軍大亂,直趕到濮陽城下。
劉協道:“須防城中兵馬衝突。”於是在濮陽城外三十裏處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