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劉協取陳留,後來又破於禁,敗夏侯惇,勢力大振。陳留所屬諸縣並皆平定。因天氣炎熱暫且收兵。欲率大軍回京,待秋涼之後再來討伐曹操。陳留太守梁習道:“臣聞之,‘兵不可以數動,數動則疲’。如今天氣炎熱,不宜征戰。陛下若收兵回京,路途遙遠,一來一回,非但勞師傷財,三軍將士,飽受道途之苦。依臣之見,不如大軍駐守陳留,一來不會勞民傷財,二來將士得以就地休整。或攻或守,隨心所欲。故此鬥膽請陛下屯守陳留。”
劉協道:“善。”留張遼雷薄守陳留,領軍兩萬。孫觀領兵一萬守長垣縣,防東郡;朱皓領兵一萬守襄邑縣,以防梁郡、譙郡。三處成鼎足之勢。對諸將道:“今數郡皆下,曹操驚恐。朕暫且回京。諸將留守,收錢糧,修器具,廣征士卒以為攻守之計。”諸將領命。又讓徐晃領兵兩萬仍回潁川駐守。自引其餘諸將及三萬虎衛軍、一萬新收編的降兵至陳留濟陽縣。濟陽位於濟水河岸,雨水多集中於七八月間,因此比較涼爽。濟陽縣比較小,不足屯兵。劉協就令士卒在城外濟水河畔,依山傍水列下三個真實,使高順、臧霸、張燕各領一萬人居住。劉協與賈詡荀攸許褚及護衛軍一萬駐縣城。
劉協對高順道:“破夏侯惇之時,‘陷陣營’屢立戰功。朕批準高將軍擴充‘陷陣營’至五千人,還望將軍勿負朕望。”便把那一萬新兵交給高順和臧霸訓練。
兗州是曹操起兵的地方,曹操是作為當年高祖的巴蜀、光武帝的河內來發展的。經過幾年的治理,兗州之地社會安定,因黃巾之亂而流亡的百姓都慢慢回來。這裏又是曹操最先屯田的地方,幾乎與劉協在弘農開始屯田的時間差不多。陳留作為天下通衢,物流交彙在這裏,是昔年鄭國的地方,而鄭國人就以善於經商而聞名。現在久經戰亂,諸侯討伐董卓、曹操平定兗州與呂布發生的部分戰爭都在陳留發生。好在曹操占據兗州之後,陳留也因為相對比較穩定而逐漸恢複生氣。
一個月最熱的時候很快就過去。劉協讓張遼朱皓等就在附近郡縣征兵。沒想到雖然地方都很穩定,但全陳留才征集了一萬兵。想到曹操那三十萬青州兵都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劉協把這些兵編入陳留守軍,由張遼統領。
八九月間,正是秋收之時。劉協使諸將率兵協助搶收。賈詡道:“兵法‘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又‘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取敵一石,當吾二十石。’今陳留所產麥糧,自有吏民收取。兗州諸郡,曹操多興屯田,今其地麥熟,足可取用。陛下何不遣一旅之師,盡割其麥。此一石二鳥之計也。”劉協道:“曹操雖叛,其治下子民皆大漢子民,不得已而從賊。先帝無道,致使朝綱不振,諸侯並起。朕但知破賊以安民,未聞擾民以擊賊。文若此計雖妙,奈何朕不敢從。”諸將慚愧,道:“陛下如此愛民,臣等自當上體聖意,不敢有違。”
劉協甚喜。中秋之夜,命軍士製作“胡餅”,分賜三軍,道:“今月圓之夜,而將士出征在外,不能與家人團聚。朕製此餅,以圓形之狀,象團圓之意。與全軍分享。”將士三呼“萬歲”,無不感念聖恩。劉協便定每年八月的十五日夜為中秋節,這種圓形皮薄內有肉餡的餅命名為月餅。自此中秋開始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按:中秋節的來曆有多種說法,而吃月餅也是在元朝之後的事。當時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便類似於現在的月餅。)
劉協見士氣大振,士卒可用,於是命張遼率陳留之兵取濟陰郡,令臧霸高順率兩萬新兵攻取梁郡,皆數日而下。劉協便讓雷薄領兵一萬守陳留,張遼兵一萬守梁郡,孫觀軍一萬守濟陰郡。自統大軍來取東郡。突然細作來報,張遼報曹操發布檄文,起大軍十萬自東郡來犯陳留。劉協道:“朕未興兵,曹賊反來攻朕,朕必伐之。”又呈上曹操檄文。取來看,上麵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