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2 / 2)

離婚已四年,從這段文字裏看我還依然沒有擺脫傷痛,每次被一些涉及情感的電影或電視打動,我還是會有著無盡的傷悲。哎……

下麵一篇寫於2010年四月,是去西安的遊記,題目是《魅力西安。》離異帶來的孤獨痛苦依然在文字裏隱約浮現:

我很奇怪,我對第一次去過的地方印象總是額外深刻,覺得所到之處既神秘又美妙。而第二次去時,就好像淡化了許多。西安之旅也是一樣。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去西安的情景。華山和兵馬俑我就不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印象深刻的是書院街。我一直對古文化街比較感興趣,所以書院門自然是要去的。十裏長街,書墨飄香。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和真真假假的字畫掛滿了陽光下的每一個角落,我走在人流如織的鬧市中,感受著古城的魅力和快樂。正走著,忽然傳來一陣樂聲,遼遠空曠,撕人心肺,我的心頓時揪了起來。那樂聲如泣如訴,淒婉纏綿,我一下子便覺腳下生了根,怎麼也邁不動步子了。我在這一刻忽然覺得孤獨無比,茫然四顧,卻什麼也看不到,良久才發現原來樂聲是從對麵一個鋪子裏發出來的。那是賣塤的人在吹塤。天哪,那麼小小的黑黑的一塊帶孔的卵石竟然能發出這麼悠揚的樂音,太神奇了。我不知怎的就悲從中來,難以自持。孤獨,內心深處的孤獨,它是那麼可怕,在這陽光燦爛的街市中驀然浮現,簡直讓人無法承受,天哪,折殺我也!其實想想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就像一棵棵的樹,永遠平行,無法交織。我們孤零零地來,孤零零地去。永遠帶不走的是百年孤獨。

天色漸晚,我來到書院街附近的一條小巷,找了一個幹淨的小樓住了下來。飯後出來散步,看到小巷上方爬滿了紫色的藤蘿,兩側是書屋和幾家精品小店。那種精致和美妙真的讓人感動。生活在這裏死也無憾了。入夜,華燈初上,我來到古城牆下麵的一條大街,駐足回望,滿目都是街燈的溫暖,映照出街邊的花店,讓人寧靜無比。兩側有很多茶樓,傳出高亢的秦腔,我的心又開始悸動起來。我還是學齡前兒童的時候,在廣場看過一場電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時還很小,不記得劇情,卻記得曲調,記得第一次心被刺痛的感覺。我在來西安之前並沒有聽過秦腔,可我固執地認為,小時候看得這場電影,就是秦腔唱的。第一次來西安,也是第一次聽到秦腔,我就明白我的推斷是正確的。小時候刺痛我那顆幼小的心的正是這悲愴淒楚的秦腔。這便是音樂的魅力,古城的魅力,山水秦唐,魅力西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