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1 / 2)

2011年7月11日,我摘抄了一篇英國詩人的小詩《哀露西》,這首詩我在本科的英語課本中讀到過。雖然是摘抄,可還是契合自己心境的作品,這比我自己寫的東西還要哀傷:

她住在人跡罕至的鄉野

在那白鴿泉邊。

她是一位少女,無人讚美

亦少有人愛憐。

她是青苔石旁一株紫羅蘭

半隱著不為人見!

美麗如星,孑然

閃耀在中天。

她生不為人所賞。

死亦少人感傷;

可她現已長眠地下,天哪。

我的世界變了模樣!

我在這首詩裏簡直看到另一個孤苦無比的自己。沒人愛戀,沒人關懷,直到告別於世,依然是孤身一人。可悲的哪是露西,簡直就是我自己。

而越往後,空間裏的文字越變得活潑輕快。尤其是近兩年的文章,似乎橫掃之前的一切痛苦和憂鬱。2012年5月17日的一個短篇,題目是《我》:

我最近先是在單位掀起了一股踢毽子運動,曾經給一個辦公室捎回了二十三個毽子。踢毽子之餘又迷上了養花。短短一個多月竟買了一二十盆花,以至於到後來隻要看見能盛土的容器就兩眼冒綠光,看見綠色植物就想移植,甚至差點把菜園裏的青菜挖回去。養花的新鮮勁還沒過去,我又發現理發也很有意思  ,這源於我買了一套理發用具,給兒子半成功理了一次發之後。至此理發的熱忱高漲不已,逮著誰都想給人家理。同事的孩子被我連哄帶騙理了一次。還理了兩個學生,當然得征求人家學生和父母的同意。辦公室的美女們也成了我騷擾的對象,天天纏著給人家的頭發修邊。明明不堪騷擾,答應給我五塊錢的免騷擾費,我這才作罷。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一致的結論是我長期單身,過於旺盛,精力無處發泄,哈哈。於是大家認為千萬不能和自己的老公離婚。明明說她即便剩最後一口氣,也得死死拖住老公的一條後腿。非非也表示堅決不離婚。加上我最近相親也沒有一個如意的,她們更是百般同情,對我的種種也表示出理解狀。我就更加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倒也快活。反正我屬於人見人嫌,不見又想那種,諒她們也離不開我,哼,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

近期的遊記寫得也歡快許多,2012年6月26日,我從桂林旅遊回來後寫了一篇《桂林四日遊》:

周五下午我們一行十四個人(八個娘六個孩兒)浩浩蕩蕩奔赴桂林。次日早上抵達桂林,第一站先到虞山公園,公園不是太大,但是畢竟地處南方,輕靈俊秀,山石花木遠非中原能比,讓我們眼前一亮,很是振奮。接下來遊市內漓江,也許光線的緣故,這段漓江兩岸的山色並不如想象中秀美,象鼻山也不如想象中那麼清麗空靈,也許雨中或清晨更能窺探它的美好。雖然如此,漓江兩岸的風光依然讓我們豔羨不已。河岸綿長,沿岸的市民或在河埠頭浣洗衣裳,或者臨江垂釣,小孩子們則光著屁股在水裏打鬧。那般的古樸閑適引得船上的觀光客們無比羨慕,恨不能下水撲騰一通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