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1 / 2)

有一天閑來無事,我打開自己的QQ空間隨意瀏覽。從最初在空間裏發表的一些隨感一直看到現在寫的遊記。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往事在空間的一篇篇短文中又驀然浮現。我仿佛又看到剛剛離婚時那個憔悴不已,痛苦不堪的我。這是2009年七月四號寫的一篇隨筆:

今天回到宿舍,百無聊賴,拿出MP3聽歌。旅遊和聽歌是我的最愛。聽著聽著不由得淚流滿麵。動人的旋律,如詩的歌詞,唯美的畫麵,我的思緒也隨著樂曲的流動天馬行空,奔湧不息。尤其聽到趙薇唱的那首精華煙雲上的主題歌  《發現》更是喟歎不已:星空無語,守望燦爛的孤獨;人約黃昏,翩翩不再少年路。光陰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一晃眼人生已過了一半,花開不再,而孤獨竟是如此得血腥,逼得讓人無所遁行,每一次感悟都讓人更加迷惑,更加淒清。愛已經不能回到最初,錯過的花開將錯過今生,愛也已經不能走下去,再次的牽手卻何其艱難,到哪裏去找尋你的溫度。這幾天學英美文學,對美國自然主義的理論頗有同感,其實生命隻是一個過程,真實永遠藏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我們不能理解周圍的世界  ,更無從控製。托馬斯哈代的觀點則更悲觀,他認為人們最終的結局都是悲劇。如是說,我們更該無奈,絕望,那麼活著究竟又有何意義呢?

這篇寫在離婚三年後的一個暑假,悲觀厭世之心溢於言表。至今看來仍覺難過。

這篇是2010年1月六號寫的,那是離婚四年後寫的一篇讀後感:

今天把電影花木蘭看了一遍,還沒看完,淚水已經在臉上奔流不息。陳坤和趙薇都是我喜歡並且欽佩的演員,他們日臻完美成熟的演技,很容易讓人入戲並為之動容。尤其是陳坤,本來就很不錯的一個男演員,又因為原來談的男友和他很有些相像,所以對他的一切更為關注。記得前不久看過電視劇《故夢》裏的一個片段:陳坤飾演的八旗子弟在看戲時忽然聯想到自己和燕生的過往,淚水不知覺流過麵頰,過了好一會,他忽然警醒到是在戲院看戲,就偷偷而又飛快得拭去了臉上的淚,而後又繼續呆呆地看著戲台,台上的戲子是在演繹角色的悲喜人生,也似在詮釋另一個自己。我們看電視電影,又何嚐不是這種感受。看著木蘭和文泰相互對視的幾場戲,不由得聯想到自己,又是悲從中來,涕淚泗流。四目相對,兩心相通,有多少人有這樣的福分有的人曾經擁有後又失去,有的人一生都不曾擁有這樣的伴侶。但也許,平淡是另一種幸福。最可怕的是曾經擁有卻又失去,那種隱痛一生都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許多人怕是相看的機會都不曾有,隻能默默活在彼此的想念裏。除了黯然神傷,無語凝望,還能怎樣?無奈,隨年齡的增加而漸長,除了無語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