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試圖破解治理軍隊的要領(2 / 2)

一時間,俄軍陷入了混亂之中。

然而,俄軍的副將,仍然負隅頑抗,不肯妥協。

康熙帝早有預料,提前部署了作戰計劃,及時派出了援兵。

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麵掘壕圍困,還在城西河上,派遣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的一切希望。

就這樣,清軍如鐵桶一般,將俄軍圍困得死死的。

城內的戰火硝煙彌漫,刺鼻的硝煙味充斥在空氣中,俄軍傷亡人數眾多,隻剩下六十六名士兵。

俄國攝政王索菲亞見狀,急忙向康熙帝求饒,第一時間派遣使者,商定邊界的事情,以維護兩國的和平。

就在使者抵達紫禁城之際,看到魯訊與陳庚大談戰役的一幕,康熙皇帝頓時來了興致,開口阻攔道:

“先讓使者等候一下,朕要先把這一段看完!”

將領薩布素,低聲提醒道:

“陛下,怠慢使者的話,恐會引起對方的不悅!”

康熙帝斜睨他一眼,不悅地說道:

“休要多言!”

都統彭春走上前,試圖圓場說道:

“無妨,他們是求著大清朝廷的,正好殺殺他們的銳氣!”

康熙帝完全沒理會他倆的舉動,而是瞪圓了雙目,驚歎道:

“紅軍的戰鬥,僅憑喊殺聲就可以喝退敵人?那得是多麼勇猛無畏啊!”

此話一出,立即吸引薩布素和彭春的注意,康熙帝繼續說道:

“莫非是人手一個火銃?”

薩布素搖頭反駁道:

“非也,聽聞是肉搏戰,一邊拚殺一邊大喊,就讓敵人繳槍投降,著實不簡單啊!”

彭春拔高嗓音,驚訝道:

“他說是軍號一響,士兵們就冒著子彈衝出去,雙方的裝備竟然如此懸殊,敵人是有火銃在手的,卻怕紅軍揮舞大刀?莫非紅軍的戰士,都是關公轉世?”

然而,康熙帝沒有聽進他倆的話,卻重複著陳庚的話,反複研究著:

“白刃戰寒光閃閃,喊殺聲驚天動地,嚇得敵人呆愣在當場,顧不上躲閃,就被放倒了!這樣的軍隊,是如何訓練出來的?怎就不怕死,還驍勇善戰呢?”

隨即,康熙帝大聲地歎息道:

“你們二人好好學習一下,這陳庚管理軍隊的確有一套,還能讓軍民關係和諧融洽,他是如何在打仗之餘,與當地百姓打成一片的?”

這番言辭,讓兩人深感羞愧。

尤其是薩布素,他自詡英勇出色,此次出征還砍下敵將的首級,可是與陳庚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

康熙帝補充道:

“此人一定是文武雙全,老婦人能主動掩護傷員,陳庚一定是每到一處征戰,都不忘收攏民心。如此一來,哪怕征戰過後,既可以在當地屯田,還可以加強當地的防務工作。”

“這樣治理的方法,甚妙啊!”

正當康熙帝陷入對陳庚軍事指揮的思考時,俄國使者在暖閣中,焦急地等待著。

使者們憂心忡忡,唯恐康熙皇帝改變主意,不肯在條約上作出適當的讓步。

殊不知,殿內的三人,早已將使臣拋之腦後,而是咀嚼著陳庚的每個字句,試圖破解治理軍隊的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