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場慘案讓他們猝不及防!(1 / 2)

與此同時。

大宋王朝。

鹹平元年,春風輕拂著京城汴京。

宋真宗趙恒端坐在龍椅上,身穿錦繡龍袍,神采奕奕。

他的目光掃視著殿內的大臣,含笑開口道:

“諸位皆是在潛邸時期,就效力於朕,忠心耿耿,且不辭勞苦。如今,朕登基為帝,更離不開爾等的輔佐。”

李沆等人恭敬地行禮,聲音鏗鏘有力,齊聲說道:

“陛下的恩典,吾等銘記於心,定不負重托!”

趙恒微微點頭,十分篤定地說:

“朕欲將國家大政托付於你們,共同開創盛世之基。”

言罷,便讓內侍官宣讀詔書,李沆等人紛紛領旨謝恩。

君臣歡樂之際,看到魯訊與女學生互通信件的一幕,宋真宗感慨道:

“自太祖皇帝以來,朝廷樂於選拔文人才子,倘若再多些才情女子,豈不更具有文化氣息。不過,這個許廣平頻繁給老師寫信,終究實為不妥!”

李沆讚同道:

“太祖皇帝主張唯有讀書高,習字讀書本就不該限製性別,女子擅長詩詞歌賦,精通琴棋書畫,恐怕天下的文人隻會更多!也更容易傳出才子佳人的美談。”

李至卻反駁道:

“老臣倒認為,讀書者更要懂得分寸,她對老師說的話就是在越矩,什麼想成為無時無刻、無地無界的學生,完全沒有做到尊師重道!”

夏侯嶠發表觀點:

“女子讀書就是為了素好道、養心性,不應像她那樣攪進政務,校長能讓軍警打傷她們,說明她們所說的女子學校與政局有關,非私塾的性質。”

宋真宗聽到此處,點頭說道:

“夏學士言之有理,女子讀書本是好事,但若牽扯進朝政就是僭越!隻會傷人又害己。所以,她害得老師被革去職務。”

楊礪和王繼英,連連附和道:

“陛下聖明!”

王繼英剛升為宰相,心情大好,喜滋滋地說道:

“陛下,這種疾惡如仇的老師,也是難能可貴,雖丟去公職,卻成就一段姻緣,人生追求各有不同,隻怕他們二人不能安分度日,再生事端!”

宋真宗冷哼一聲,譏諷道:

“弟子事師,敬同於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怎可亂了師徒間的尊卑倫常?”

五位大臣聞言,頓時啞口無言,本來祥和的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起來。

宋真宗也意識到,自己的言辭有些過激,語氣放緩說道:

“罷了,不議論他人之事,還是研究一下,畢士安等人的官職吧,朕有意提拔他們,你們意下如何?”

此話一出,李沆等人更加確定皇帝重用老臣的決心,不由得心中一暖。

……

與此同時。

大明王朝。

臨近晌午時分,紫禁城內的宮殿,氤氳著寧靜與祥和。

明成祖朱棣剛回到寢宮,徐皇後微皺著眉頭,關切地詢問:

“今日下朝的時間,為何會晚一些?可是出什麼問題了?”

朱棣走到徐皇後身邊,擁著她的纖腰,安慰道:

“沒什麼,隻是吏部選人,按照資曆來選拔,朕一直在研究呈報的名冊,沒有察覺時間。”

徐皇後對官員任選一事,心中擔憂不已。思索片刻後,她提出看法:

“國家的治亂,在於百姓是否安定,而百姓的安定,則在於地方長官是否賢明。知人善用,才能長治久安。陛下,還是要破格提拔人才,不能隻看資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