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緣分的種子,不知在哪一刻生根發芽(1 / 2)

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華國十二年三月,魯訊收到女學生的信件後,沒有急著閱讀,而是將它放進教案裏,一同帶回家中。

當天深夜,魯訊整理完手頭的工作,才拆開這封信件。

直接翻到結尾處,看了一眼落款:“謹受教的一個小學生”,讓他不禁微微笑起來。

然而,隨著文字躍入眼簾,他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許廣平在信中寫道:

先生,我感覺自己像小學生一樣,每次都忍不住在聽講時發言,每周都期待小說史的課程,每次都坐在第一排。

先生直率而剛決的言語,讓我受益匪淺。

可是,我心裏有疑惑和憤懣的話,想向您傾訴,或許是因為抑製不住吧,壓在心裏實在不吐不快。

我想從您這裏得到更多的指導,超過在教室裏的聽課內容。

我自認為是一個坦率的人,也相信您比我更加坦率。因為這是我們的共同點,但對於您來說,我會盡可能地謹言慎行。

希望您能夠接受我,讓我成為一個無時無刻、無地無界的學生!先生,您能同意嗎?

讀到此處,魯訊心中一動。

這封信很長,魯訊又了解到,學校正在興起反對楊校長的風潮,一部分學生想要驅逐校長。

在校園裏,立場不同的人,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校長允諾,學生畢業後,可以留在本校任職,為學生爭取權利。

然而,社會上買官的現象,已經蔓延到學校,將這項權利也變質了。

【作為女校長,如果她有利於學校發展的偉大見解,近年來的成績,為何不公開宣布呢?相反,她卻“昏暮乞憐,醜態百出,嘖嘖在人耳口”。】

字裏行間中,魯訊看到一個女學生,對國家教育的擔憂,言辭懇切,句句肺腑。

放下這封信,魯訊心中的鬱結難消,學校的這方淨土,竟也變得烏煙瘴氣。

於是,他立即執筆回信,稱對方為“廣平兄”,這樣的稱謂,透著幾分親切。

想到對方看到稱呼時,定會嚇一跳,魯訊的嘴角頓時上揚。

魯訊坐在書桌前,手裏夾著煙,筆尖沙沙作響,內容充滿了真摯而深刻的思考。

他自己也感到驚訝,這是他答複學生的來信中,前所未有的,竟然不知不覺寫了兩千多字。

竟然用較小的字體,足足寫滿了四頁的稿紙。

或許,是命運在冥冥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到了第二天,魯訊通過一些側麵的了解,得知學潮的真正起因:

去年秋季開學的時候,由於南方發生洪水,以及江浙戰亂的影響。一些學生因交通中斷,而無法按時返回學校。

等到十一月回校時,學校已經按照規定,將國文係預科班,三名女學生作開除處理,辦理退學手續。

她們三人請求校長撤銷決定,其他學生也幫她們求情。

根據實際情況,這件事理應作為特例處理。

然而,楊校長卻以整頓校風為由,堅決執行規定。

事實上,不隻這三名學生逾期返校,對於和校長關係好的學生,卻進行了通融處理。

紙裏包不住火,楊校長有失公平的管理,終究被暴露出來。

事情越演越烈,最終爆發了“驅楊風潮”。

接下來的日子裏,魯訊和許廣平的書信,往來更為密切。

為了讓魯訊隨時了解學潮的情況,許廣平每隔兩三天,就寫一封長信,而魯訊則是篇篇回複,甚至寫到深夜。

然而,風潮的演變,已經到了針鋒相對的狀態。

5月9日,楊校長突然宣布,開除許廣平、劉和珍等6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