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隨著武昌起義爆發,魯訊興奮地迎接這場革新,又變成了拚命三郎。
華國的臨時ZF,剛嶄露頭角,取代宣統皇帝,也就是溥儀。
千千萬萬的人,從清廷的奴隸,一夜之間,變成華國的公民。
他們迎來新的時代,但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魯訊把學生們聚集在一起,把學校裏教操用的指揮刀,給學生們裝備上,讓他們激情四溢,去街頭宣傳。
然而,不久就傳來了謠言:
“清廷的殘兵敗將,要來紹興騷擾!”
學生們開始緊張起來,一個年輕的學生問道:“老師,如果有人來阻攔我們,該怎麼辦啊?”
魯訊的眼神堅定,高聲回答:“你手上的指揮刀,是做什麼用的?”
紹興光複的第二天,魯訊就與好友範艾濃相約,一起到街上看紹興的變化。
可是,當他們走在街頭,所見到的場景,讓他們心情更加沉重。
滿街都掛了白旗,魯訊沉著臉說道:“骨子裏依舊沒變,隻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他瞬間意識到,這個複興隻是表麵的勝利,真正希望的局麵,還是沒有到來。隻是換上一塊共和的招牌,剪掉了人們的辮子。
當天晚上,他便翻開日記本,墨跡顯現在黃紙上:
“說起華國元年的事情,確實光明了,覺得國家的將來,是很有希望的。然而,日子馬上就變得糟糕,形勢又逆轉了。”
武昌起義雖然成功,各省也紛紛響應宣布獨立。
但是,實際的權力,仍然緊緊掌握在舊軍閥和舊官僚的手中。
而袁大人手握重兵,做權力的投機,時而支持清朝廷,時而力挺臨時政府。他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誰開的價格高,就站在誰的一邊。
對袁大人來說,國家的未來,隻不過是一場賭局。
談判的結果出來後,袁大人承認了共和,讓清朝的皇帝退位。
但是,袁大人並沒有停下爭奪,繼續以鐵腕的統治,將不符合他利益的人,全部視為威脅。
北平城裏的飯店客棧,變得晦暗又緊張,每個角落都可能隱藏著袁大人的眼線,軍政執法處,更成為了恐怖的象征。
有嫌疑的青年,一旦被送進牢房,就很少有人活著走出來。
為了避人耳目,很多人染上一些嗜好,這是他們的保命之道。
有的人沉溺於紙醉金迷,將自己淹沒於放縱之中;有的人選擇迷戀古董書畫,隱藏在收藏品的背後。
大家都裝成玩物喪誌的模樣,其目的就是讓當局者放心。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候,人們紛紛效仿蔡將軍與小鳳仙的做法。
然而,魯訊沒有不良嗜好,連打麻將都不會;要是玩古董書畫,那就更不行了,因為他根本買不起。
為此,他便開始校勘古籍,每天晚上抄古碑。
魯訊的生活,更加平淡而沉悶。在他的小屋裏,昏暗的燈光下,一邊對照古籍,一邊修正錯誤,常常讓手疼得發抖。
他在日記裏,這樣記載:
“夜抄《石屏集》卷第三畢,計二十葉,寫書時頭眩手顫,似神經又病矣,無日不處憂患中,可哀也!”
這段時間,魯訊每天生活在憂慮之中,導致接二連三地生病,感冒、胃病、牙痛輪番發作。
胃病發作的時候,他把腹部頂在方桌的角上,將上身全部趴在桌上。有一次,被許守尚撞見,直接被嚇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