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西周時期。
即位後的第四年,春風拂麵,和煦的陽光,灑在都城由豐的土地上。
周武王姬發領著五萬精兵,橫渡黃河,一路向東,朝著商都的朝歌進發,仿佛整個大地,瞬間煥發出勃勃生機。
武王騎著黑色戰馬,昂首揚尾,氣勢如虹,麵對紂王七十萬的軍馬,他毫不退縮。
自掌權以來,他繼續拜薑太公為軍師,全力加強軍隊訓練。
經過四年的時間,武王相信已經擁有一支精銳之師,而且銳不可當。
大軍抵達盟津時,八百諸侯也率兵前來助戰,壯觀的誓師大會即將舉行。
在土壇上,武王的身影,顯得威嚴肅穆。
他的左手緊握著黃鉞,右手緊緊抓住犛尾杖,一個象征著軍隊指揮權,一個則是發號施令的工具。
在呂尚和叔旦的護衛下,武王緩緩登上製高點,向士氣高昂的將士們,發表鏗鏘有力的誓詞:
“諸位友邦君長和將士們,殷紂荒廢國政,不敬神道,離棄同胞,肆暴百姓,天怒人怨。現在,上天命令我向殷國行使懲罰。”
“眾將士們,舉起你們的戈,拿起你們的盾,要像猛虎那樣威武、如暴熊一般雄壯,努力去戰鬥吧!必勝!”
他的聲音響徹雲霄,讓將士們的士氣,瞬間達到巔峰。
大軍休整期間,看到魯訊受挫的情景,武王問向薑太公:
“根據軍師的觀察,您如何評價此人?”
薑太公輕捋一下胡須,說道:
“他的苦惱源於對夢想的執著,和對國家進步的積極追求,他期望通過知識和能力,來教書育人,這樣的追求,值得世人的敬佩!隻可惜……”
這一刹那,武王的好奇心被激發出來,連忙追問道:
“可惜什麼?”
薑太公神情自若地回答:
“然而,周圍的人用各種方式,來傷害他,鮮有人對他尊敬和愛護,自己的學生都能這般冷漠,這樣的世道,可太難成事了!”
“在逆境中成長的人,需要堅定的信念,堅毅的性格,堅韌的內心,這三者缺一不可,方能達成心願!”
聽到這一番話,武王陷入了沉思,誓師大會的雄心壯誌,已經消散殆盡。
即位後的順暢,讓他從未考慮過,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是否能順利實現?國家的和平與安寧,是否能達成?
那麼,這次出征又能否得償所願呢?
……
與此同時。
大唐王朝。
貞觀二十二年四月,第一縷晨光灑在長安城,將它染上金色的光輝。
唐太宗李世民身穿龍袍,乘坐禦輦前往玉華宮,讓徐惠伴駕左右。
在行進的路上,徐惠見太宗興致勃勃,便趁機進諫道:
“陛下,東征遼海,西征昆丘,導致軍困馬乏、糧草匱乏。用農民有限的收成,來填補無盡的戰爭。國土雖然廣闊,但並不能長治久安。百姓過於辛勞的話,極易引起動蕩。”
太宗擰眉不語,徐惠繼續說道:
“翠微宮和玉華宮,雖然依山傍水,沒有大規模的建築工程,但人力和運輸,仍然相當繁雜。有德之君,當以天下蒼生為福;無德之君,才以自己之喜為本。”
太宗很少聽到據理中肯的言辭,是出自女子的口中,不由地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