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在極苦的地獄中,鬼魂反而無法呼喊!(1 / 2)

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宣統二年八月,正值盛夏,悶熱的感覺,讓魯訊很不適應。

他回到老家賦閑,最開心的人就是母親,其次就是妻子朱安。

朱安等待著這一刻,已經等了11年。

結婚四年的時間,她每天都期盼著與丈夫相聚,不由地嘴角上揚,口中哼唱著小曲。

然而,同住一個屋簷下,魯訊晚上也是獨自睡一屋。

他即使刻意回避,倆人還是會經常碰麵,更要在外人麵前,維持著夫妻的名分,這對於雙方都是一種精神酷刑。

兩家的長輩,多次勸說魯訊,希望夫妻倆能過得和和美美,增加交流和接觸,使關係變得更親密一些。

魯訊的母親悄悄地對他說:

“你們既不吵嘴,又不打架,就是因為平時說話太少,這樣是不容易有感情的,兩人各過各的,也不像是夫妻啊。”

魯訊沉默不語,不知如何作答。

母親繼續問道:“你覺得她哪裏不好?”

魯訊搖搖頭,沉吟片刻,苦笑道:“沒什麼不好,就是我與她談不來!”

母親很不理解,追問道:“怎麼談不來?”

魯訊歎了口氣,說:“與她談話很沒有樂趣,有時候還要自作聰明。有一次我告訴她,島國有一種東西很好吃,她說是的,是的,我也吃過的。”

母親認真地聽著,沒有聽出什麼問題,但魯訊解釋道:

“可是,這種東西不但紹興沒有,就是全國也沒有。她又怎能吃過呢?這樣的話題,我們就沒辦法再談下去了。”

“我也試著與她交流,但她一開口,就讓我覺得話不投機,談話毫無共鳴,就變得索然無味了,還不如不談,免得兩人覺得尷尬,都感到不舒服。”

母親聽後,眉頭微皺,溫和地勸慰道:

“談話不一定要找對手,也不一定要有趣味。有時候,談話隻是一種溝通方式,你可以多跟她說說你的想法。或許,你可以試著傾聽她的聲音,了解她的內心世界。”

魯訊閉口不語,不想再與母親討論下去。在這個家裏,他再也沒有分享的欲望,也不想與任何人談論有關朱安的問題。

而在丈夫麵前,朱安自知沒有讀過書,自卑感越來越深。

她接受了傳統的三從四德教育,除了對丈夫唯唯諾諾、附和他的意見,她是真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婚後的日子裏,魯訊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道德上的極端潔癖,讓他不願意與妻子有肢體接觸,但他感到自己內心的空虛與痛苦。

他經常給許守尚寫信抱怨,多次說道:

“我覺得自己和家鄉的人和事格格不入,真希望你能在外麵幫我找個工作,讓我早日離開這裏。”

好在他沒有長期內耗下去,在紹興老家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一所府中學堂,魯訊當上了監學,相當於學校的教導主任。

然而,他的收入非常微薄,而且在這個地方,無法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隻能是暫時滯留此地。

不過,魯訊對待這份工作,並沒有半分懈怠,仍然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對學生十分負責。

有一次,他親自帶領學生們,去金陵參觀博覽會,將原本的秋季遠足,改為這次活動。

他讓學生們,見識到了電燈、煤氣燈,汽車、火車和大輪船等,一些新奇的東西。

然而,魯訊的處境卻變得更糟糕。

由於全國都處於危機之中,清政府非常敏感,紹興出現了很多激進人士,官府就到處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