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被嚇了一跳,從未見範仲淹這般情緒失控。
呆愣了好半天,宋仁宗悠悠地開口:
“依你看來,他準備大力推廣文藝運動,改造人們的精神,可行?”
範仲淹心中仿佛有團火,被瞬間點燃了,激動地侃侃而談:
“大有可為!陛下,改革並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就要喚醒每個人的心智,喚醒心中的愛國情懷!”
“興學育才,才是救世濟民的根本手段!現在的朝廷,官僚隊伍太過龐大,改革綱領的同時,他們若心裏裝有國家,政治局麵就會煥然一新!”
範仲淹目光炯炯有神,滔滔不絕地說道:
“以儒家思想培養為主,還要教授算學、醫藥、軍事等基本技能,培養具有專門知識、技能的實用人才。這也正是臣的心中所念!”
“另外,地廣人稀,山穀交錯的地方,除了修築城寨,加強防禦工事,還要加強百姓的防守防禦的意識,達到以守為攻的目的。西北邊疆的和平,才能得以實現!”
聲音響徹整個大殿,宋仁宗被他的情緒所感染,合上手中的奏書,吩咐道:
“那你細細說來,把你的心中所念、心中所想,逐一說給朕聽!朕對你的這次改革的願景,頗感興趣!”
範仲淹本來呈報奏疏的時候,心中還是忐忑不安的。沒想到,信心被即刻激發出來。
他對朝政改革,充滿了信心與動力,堅定了推動改革的決心!
……
與此同時。
大明王朝。
永樂十六年,在奉天殿中。
明成祖朱棣端坐在龍椅上,雙眉緊蹙,接到恩師姚廣孝病逝的噩耗,心中悲痛不已。
朱棣的心猛地一顫,喃喃自語道:
“少師,您竟這般離朕而去,朕還來不及見您一麵呢!當初若沒有少師的挺身而出,風雨相伴,何來朕的一番帝業?”
他閉目沉思,回想起往昔的時光。
恩師姚廣孝深入淺出地教導,教他治國安民的道理,為他指點迷津,如同一盞指路明燈。
朱棣抬頭之際,看到魯訊與藤野先生的一幕,長歎一聲,斥責道:
“有這樣的授業恩師,不好好學習,還折騰什麼啊?怎就看不出老師的不舍呢?”
他的悲憤似乎找到了出口,都轉嫁到魯訊的身上,篤定地認為:不善待恩師,心裏將會愧疚一輩子!
世人對姚廣孝的評價,褒貶不一。
但是,這些言論,都影響不了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他依舊是朱棣敬重的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