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改革就要喚醒心智,喚醒愛國情懷!(1 / 2)

與此同時。

大唐王朝。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即位不久,立即下詔:“召神醫孫思邈進宮!”

早年間,孫思邈因為國家紛爭不斷,為了尋求內心的寧靜,選擇隱居在太白山中。

他一方麵用心鑽研醫學著作,一方麵親自采集草藥,研究藥物學。

隨著醫書《千金方》的前兩卷問世,他再次聲名鵲起。

入京師長安後,唐太宗十分感歎:

“見你麵色紅潤,步履輕盈,雖然年逾七旬,卻容顏宛若三十的青年,這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原來這世上,真有羨門這樣的神仙人物!”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孫思邈的讚歎和敬佩。

孫思邈謙虛道:

“陛下過譽了,這不過是鄉間的空氣,比較宜人,讓人心曠神怡罷了!”

恰好這一時刻,看到魯訊在仙台求學的一幕,唐太宗好奇地問道:

“這位魯訊認為中醫療效不佳,因此出國學習西醫。孫神醫,你對此有何看法?”

孫思邈凝視著電影中黴菌的畫麵,靜默片刻,才緩緩開口:

“老朽並不了解這個黴菌是為何物,也更好奇他老師所提及的解剖學,可見在這廣袤天地之間,人才濟濟啊,太不可思議了!若有機會,草民也願學習一二。”

唐太宗讚許道:

“在朕看來,你的醫術已經無人能及,朕封你做國學博士,再給你爵位。你留在京師之地,為王公大臣診病,可好?你也能在將來,蔭庇子孫世代!”

孫思邈立刻跪地謝恩,並婉言回絕:

“請陛下恕老朽不能從命,還是讓草民歸隱鄉間吧,已是時日不多之人,就不給陛下添麻煩了!”

唐太宗無奈地搖搖頭,惋惜不已。

……

與此同時。

大宋王朝。

慶曆四年,雨絲吹進文德殿。

宋仁宗趙禎正坐在案桌前,翻閱史書典籍。

恰逢此時,參知政事範仲淹求見。

宋仁宗滿臉喜色,笑道:

“朕剛好要召你進宮,你就來了,真是心有靈犀啊!你冒雨前來,想必是有要緊之事?”

範仲淹躬身回答:

“回稟陛下,新政實施後,臣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等事宜。列出了七項細則,請陛下禦覽!”

宋仁宗接過奏折,口中念道著:

“一,密為經略;二,再議兵屯;三,專於遣將;四,急於教戰;五,訓練義勇;六,修京師外城;七,密定討伐之謀。”

正在看注解的時候,出現魯訊棄醫從文的一幕。

範仲淹忘了此時身在何處,自顧自地拍手叫好:

“好一個熱血青年,華夏就需要這樣的人,能吃學習的辛苦,能忍他人的排擠,但是唯獨不能容忍欺負同胞之輩,改革就要從文學開始,才能徹底地改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