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因中醫而醫治無效,令他深感愧疚與遺恨。他立誌要學習現代醫學,以便能夠拯救那些像他父親一樣被耽誤的生命。
而且,如果國家需要,他還可以當一名英勇的軍醫,為同胞盡一份微薄之力。
然而,現實卻遠比他想象中的艱難。醫科的專業名詞,讓他處處受阻,同學們還常以白眼看待他,把他當成異己。
幸虧他的導師藤野嚴九郎,對他關照有加。
見他臉色難看,給他提供調理身體的方法;見他學習吃力,給他修改筆記上的錯誤信息;見他被同學孤立,經常找他聊天談心。
而老師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在上課時,既勤勉專注,又從未抱怨過。
日子一天天過去,魯訊通過了無數的努力,終於考得良好的成績,成為班裏的中等生。
沒有人知道,他付出怎樣的努力和汗水,心裏又有多少辛酸,他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信心。
又到了櫻花盛開的季節,學校新增一門黴菌學科,細菌的形狀需要用影片演示。
班上放映電影的時候,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觀看著微生物的形態。
隨後,魯訊看到自己的同胞,被無情槍斃的場景。
他猛地從座位上跳起來,緊握雙拳,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雙眼赤紅,心中的痛楚難以言喻。
同學們驚愕地看著他,不明白他為何如此激動。
為了學醫救同胞,隻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無所有,無人依靠,他可以接受。
寒冷的天氣,糟糕的夥食,生病的身體,他還是可以接受的。
語言的障礙,學習的困難,他通過努力,去盡量彌補。
同學的冷嘲熱諷,排擠和孤立,在堅毅的性格麵前,他也可以忍受。
但是,眼睜睜地看著同胞一個接一個地被倒下,還有一群人漠然地圍觀,這大大刺激了魯訊,卻讓他無法承受,太令人絕望了!
粉白的櫻花依舊盛開,但在魯訊眼裏,已經是血紅的顏色。
從此以後,魯訊覺得國民愚弱,看客太多,病死一些人,並不是最緊要的事情。
需要大力推廣文藝運動,迅速喚醒國民,改造人們的精神,這才是最為緊要的,醫學反而可以是次要的。
想法一旦形成,他當即作出決定,而且要第一時間告訴藤野先生。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魯訊深吸一口氣,毅然地來到教員辦公室。
“藤野先生”魯訊艱難地開口,雖然眼神堅定,但聲音卻帶著一絲顫抖,“我以後不學醫學了,而且會離開仙台。”
藤野先生聽聞,眼中閃過失望,輕輕地點點頭,示意魯訊先坐下。
魯訊見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心裏不禁有些難受,為了安慰先生,便故意說出謊話:
“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教給我的學問,也還是有用的。”
藤野先生還是覺得惋惜,歎息地說道:
“為了學醫,我教給你解剖學等學科,要是真學生物專業,恐怕也沒多大的幫助。”他的聲音充滿了無奈與不舍。
臨行前,藤野先生特意把魯訊叫到家裏,共進午餐後,交給他一張相片,背後寫著簡單而深情的詞語:“惜別!”
藤野先生為魯訊斟了一杯茶,故作輕鬆地笑道:
“你也給我一張照片吧,我想留作紀念。”
魯訊一口答應下來:“好,等我給您寄信的時候,附上學生的照片!”
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將會是他們永遠無法釋懷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