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大宋王朝。
皇祐四年九月,秋風清爽,盜匪蠢蠢欲動。
大宋與交趾國之間,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他們凶猛彪悍,在兩國的夾縫中生存。
僮族的首領,名叫儂智高,身軀魁梧,野蠻好戰,率先向交趾國發起挑戰。
戰敗之後,儂智高又將目標轉向大宋。
當時,大宋正麵臨著北方強敵的威脅,南方的兵力部署,過於薄弱,這讓儂智高有了可乘之機。
短短半月的時間,他先是攻占邕州,後是攻破十餘州的城池。
一時間,風頭無兩,讓大宋不禁為之側目。
“這個儂智高,狼心狗肺的家夥,竟然如此猖狂!”
在朝廷中,一位武將怒氣衝衝地咒罵,此人正是狄青。
他眼神堅毅,威嚴凜然,聲音鏗鏘有力:
“陛下,臣願奉命剿匪,誓死捍衛大宋的疆土!”話語中透露出一股決絕之勢。
宋仁宗趙禎心中大喜,當即下令:
“好,朕命你擔任剿匪總統帥,獨立行事!”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一片嘩然,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權力。
按照宋朝的慣例,大將出征,派一名宦官為副,實際上是監軍,防止大將不受節製,叛變朝廷。
獨立行事,就是獲得了絕對的指揮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作出決策。
狄青非常震驚,萬萬沒想到,會得到皇帝如此信任,但他也深知,眼下的局勢刻不容緩。在厚望之下,也肩負起了重任。
不僅如此,仁宗還給狄青另外一個優待:
“朕準許你在全國選兵,隻要你相中的兵馬,任憑你調遣。”
狄青毫不猶豫,直率地說:
“西北蕃兵勇猛善戰,又剛剛經受戰爭的曆練,臣對他們也最為熟悉。微臣想從西北調配調一萬五千名騎兵,分為三隊,編入南征的軍營。”
殿前臨危受命,狄青熱血沸騰。
正當大家為之振奮的時候,看到溥儀接見莊士敦的一幕,眾人議論紛紛。
“怎麼會有長相這麼奇異的人,白頭發,藍眼睛,畫冊裏的人,還有黃色頭發的,更是怪模怪樣。”
“是啊,怎麼他見了皇帝不跪拜呢,居然還讓皇帝給他鞠躬?華夏的威儀何在?”
“這個時期的男子不束發也就罷了,怎麼還把頭發都剪得如此短,反而把胡子留成八字形狀。”
仁宗眉頭一擰,勃然大怒:
“胡鬧!天之驕子,怎麼能讓外國人當帝師,泱泱華夏,都選不出博學多才之人?”
文武百官們頓時安靜下來,個個垂頭不語。
平日裏,寬容仁厚的皇帝,鮮有這般惱怒,而且向來能聽取各方意見,竟會這般惱怒。
如同觸犯逆鱗一般,完全不能讓人觸碰。
狄青壯著膽子說道:
“陛下不止一次告誡狄青,打勝仗,就要先做好人;要想做好人,就要讀好書。無論領兵作戰,還是治理疆土,讀史書典籍,都是重中之重!”
“這個帝師雖然是外國人,可他的卓識和見聞,確實是非同一般。陛下不常說,用人要不拘於一格嘛!”
仁宗對狄青刮目相看,看來滿堂之中,唯有狄青能直抒己見,不禁讚賞道:
“朕聽聞你時常品讀於書齋,成為經文緯武的武將,看來所言非虛啊!望你此次出征,凱旋而歸!”
狄青立馬跪地謝恩!
他渾身的血液沸騰,臉上的刺青更加明顯,這張麵孔將令敵軍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