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父親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1 / 2)

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華國五年,十六鋪碼頭熱鬧非凡,人聲鼎沸。

吳誌輝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高盧回國。他拎著行李箱,大步走出碼頭。

章士招等人見到他,立馬熱情地迎接,逐一握手問候。

但是,吳誌輝卻左顧右盼,臉上難掩失落之色。

章士招知道他在找誰,立馬湊過來解釋:

“陳主編本來是要接你的,偏偏雜誌出了問題,他正忙著打官司呢。還望吳兄多多海涵!”

聽到這個消息,吳誌輝的心情變得更加複雜,不禁皺起眉頭。

他迫切想與陳主編見麵,就是想分享蔡元裴的“春心”一說,但現在卻無從談起。

不過,沒過多久,陳主編就主動遞上邀請函,而且地點定在鼎鼎有名的茶樓。

按照約定的時間,吳誌輝提前赴約,一見到陳主編,便開口打趣道:

“春風得意樓,元寶茶,看來你是春風送爽,得意非凡呀!”

一陣爽朗的笑聲,響滿整個包間。

陳主編趕緊打招呼,請吳誌輝坐在主位,又遞上一碗香茶,自嘲道:

“吳兄謬獎了,與你老兄相比,我不過是泰山頂上的一捧土,黃浦江裏的一瓢水。”

吳誌輝扯著嗓子調侃:

“喲,真是新鮮!你竟會如此謙卑?不能夠啊!你現在可是名冠華夏的啟蒙大師!”

他們兩人曾在島國相識,都是特立獨行的怪脾氣,一見麵就掐架,常常不歡而散。

但是兩人都很有才學,難免惺惺相惜,常有書信往來。

而吳誌輝在高盧國,收到的那兩本雜誌,正是陳主編給他寄去的,似乎冥冥之中,在引導著蔡元裴和陳主編的深交。

陳主編聽到“名冠華夏的啟蒙大師”的字眼,立馬拱手相敬:

“豈敢,在你吳大牛人麵前吹牛,那不是自討沒趣嗎?我可不幹這樣的傻事。實不相瞞,我今天是來向您求救的。”

吳誌輝瞪大眼睛,疑惑地問道:

“你向我求救?找錯人了吧!是為了征文嗎?你的雜誌不是吃官司,已經停刊了嗎?”

陳主編解釋道:

“官司打完了,《青年雜誌》改個名字,就可以複刊了。”

吳誌輝感到非常惋惜,遺憾道:

“改名啦?剛剛叫響又要改名,多可惜呀!改成什麼了?”

他立刻征詢意見:“改成《新青年》,怎麼樣?”

吳誌輝頓時眼前一亮,讚許道:

“新青年?好啊!這個名字比以前更響亮,更符合思想啟蒙的宗旨。行,我給你寫文章。”

陳主編當即拍手叫好:

“爽快!我想約吳兄寫一篇關於漢字注音的文章。”

吳誌輝脫口而出:“漢字注音?這太專業了吧,會有人看嗎?”

陳主編情緒有些激動,一字一頓地說:

“漢字注音,國之所需,民之所需,更是新青年所需。如果連字都不認識、讀不準,又如何談論思想啟蒙呢?”

吳誌輝感到非常振奮,頻頻點頭:

“行啊,你總算知道幹點實事了。如此甚好!你把我的興致都給勾出來了,我現在就回家給你寫去。”

說完,他就準備拿起帽子,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動筆。

陳主編立即壓住他的胳膊,再次拱手:

“且慢,我還有一事相求。”

說著,就奉上一個口袋,雙手遞給吳誌輝。

“這是一百大洋,請你務必收下!”陳主編突然板起臉,鄭重其事地說道。

吳誌輝疑惑地望向陳主編,身體也向後傾斜,無形中拉開兩人的距離:

“你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啊?你究竟想讓我做什麼?”

陳主編的態度十分誠懇,又有些尷尬:

“聽說你是振旦學校的校董,我想送兩個犬子沿年、橋年,去振旦學校學習法語,將來去法國留學,這是學費,煩請老兄幫幫忙!”

吳誌輝瞬間恍然大悟,心裏大大鬆一口氣,恢複笑容說道:

“我說你怎麼會屈尊請我來這個地方喝茶呢,原來是為兒子的前程呀。行,這是好事呀!”

他欣然答應:“沿年和橋年,是受我影響來上海學法語的,也算是我的兒子。你放心,我去辦,我一準讓他們上振旦學校的法語補習班。”

陳主編三度拱手相求:

“想必老兄也清楚,兩個犬子與我有些芥蒂,因此這學費的事情,還望吳兄幫忙遮掩,不然,沿年他們必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