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後記二:玫瑰花與常春藤(2 / 2)

我同意前半段,這也是我想寫喬曦和駱啟凡之間愛情的緣故。

我不知道讀者喜不喜歡追究為什麼會有愛產生這件事情,至少我是喜歡的。每次看到萬能的男主愛上平凡的女主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問一句為什麼?

愛是沒有理由的。這個觀點我擁護。但是作為一個要寫故事的人,我不喜歡以此來搪塞自己。哪怕隻是因為女主漂亮,女主聰明,女主具有超能力,甚至是女主有個睡覺的時候喜歡說夢話的習慣,我都覺得是好的。

因為你喜歡一樣東西,就算是源自直覺,背後肯定也有深層次的原因,更何況是愛上一個人呢?

喬曦愛上駱啟凡的原因就不說了,文中寫得比較明顯,因為她不會的他全會,她沒有的他全有,簡言之,在世俗社會中他比她高級。按照喬曦爭強好勝的個性,喜歡上比她強的駱啟凡沒什麼疑義。

那麼駱啟凡又為什麼會愛上喬曦呢?這個問題就有意思得多了。按照正常的邏輯,答案是他有病。這個世俗層麵的代表羅淇同學可以給出相當合理的解釋:“作為女朋友太不稱職,不化妝,不打扮,沒有生活情趣,還特別不愛交際”。

既然世俗層麵不能解釋,那肯定就是跟精神、潛意識或者非理性層麵相關了。

(作者吐槽:其實我覺得文中那些解釋喬曦被愛的原因都好爛,所以再修改的時候那些直白的表述統統都會被刪掉。反倒是在撰寫後記的過程中,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決定再寫一個駱啟凡的番外。)

其實答案很簡單:喬曦是“常春藤”,她知道自己的是“常春藤”並安心長成“常春藤”的模樣,她不會為了任何東西將自己變成“玫瑰花”,不論這東西是教條,是別人的目光,還是駱啟凡的愛情。

下一個問題:喬曦既然已經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愛情,又為什麼要離駱啟凡而去?

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好幾遍,文中駱啟凡也問了好幾遍,後來連喬曦也問了自己好幾遍。這是個問題,解答不好就會讓喬曦這個角色變得很矯情。而我最不想讓她沾染上的標簽,就是矯情。她可以直白,可以無趣,可以別扭,可以不討喜,但就是不能矯情。

還好,我終於找到了一個非常恰當像是為她量身締造的理由。

卡爾維諾在《樹上的男爵》中說:如果不感到自身充滿力量,就不可能有愛情。

沒錯,這就是喬曦離開駱啟凡的原因。

我所理解的愛情,一定是建立在獨立的基礎之上的,相比起“絲蘿托喬木”,我更欣賞《致橡樹》裏所描述的那種狀態: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歎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