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後記二:玫瑰花與常春藤(1 / 2)

【關於名字】

如果我說這個深受詬病的書名隻是因為“常春藤”不叫“玫瑰花”,這個理由會不會有些兒戲?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兒戲,而是不合邏輯。“常春藤”為什麼要叫“玫瑰花”?

沒錯,“常春藤”它就叫“常春藤”,所以它不叫“玫瑰花”。這跟莎士比亞說“即使玫瑰不叫‘玫瑰’,也不會有損它的芬芳”是一個道理。跟它叫什麼沒關係,跟它是什麼才有關係。

由書名推及到故事中,就跟喬曦太要強,駱啟凡太完美是一個意思。喬曦如果不那麼要強,那她就不是喬曦。駱啟凡如果不那麼完美,那他就不是駱啟凡,他可能就叫駱啟明,駱非凡,或者駱駝祥子。

好吧,肯定會有人說,作者你太自我了。其實不是自我,而是我對於小說人物的一種看法。

我知道作品要流行起來,就一定要塑造出萬人迷的男女主,要滿足讀者對於王子和公主的心理期待。這方麵,我確實也在研究各種流行小說中關於人物角色的塑造。可是研究是一回事,塑造是另一回事。

任何一個作者,娛人之前首先都是娛己的。

而我創造出來的人物並不是為了去討好或者滿足,而是一種尊重和探索。讀者有偏好這很正常,別說隻是一個虛擬的小說人物了,就是在現實世界裏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不是。我創造的男女主角,當然主要是女主角,不管是討喜的還是不討喜的,身上一定是具備了某些我所欣賞的特質的,她可能有萬千種缺點,但一定會有一種正麵的力量。而喬曦這個角色也體現了我對於小說人物的一種基本態度:人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她的獨一無二,好與不好,皆不可取代。這也是駱啟凡愛她的原因。

一千個讀者心目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每個作者來說,每個角色的誕生和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

喬曦如此,駱啟凡如此,就連金銀島主,亦是如此。

【關於人物】

整個故事中最先誕生的角色其實是駱啟凡。

在女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心目中王子的形象大多來自於她的父親或兄長。她對於愛情的希望很簡單,比她懂得多,能夠保護她。

駱啟凡就誕生在我還小的時候,麵前有一堆棘手的難題,卻沒有一個父親或兄長的角色可以解圍的境況中。

大多數女孩子都是很知足的,她們的王子隻要足夠溫柔或者足夠英俊就可以了。但是很不幸,作者是一個完美主義強迫症患者,心目中的王子不僅要是高富帥,還必須滿足童話故事中集合所有王子優點的那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類似於至高無上的神。

因此駱啟凡除了要努力投胎成高富帥之外,還要被迫去學溫柔、學浪漫、學打遊戲學做飯,學盡人間所有有用沒用的技能。

我在自由的天堂裏任性成長,他在虛擬的紅塵中敲打錘煉。

女孩子長大了,漸漸明白王子並不是隻有懂得多和保護她就足夠了。因為媽媽告訴她們一入侯門深似海,貧賤夫妻百事哀。侯門之外,百事不哀,唯有香車寶馬“高富帥”。

作者也長大了,明白了原來世界上並沒有那種全知全能的神,不但沒有神,甚至沒有一個為你量身定做的人,所以這才有了一無是處偏偏還理想主義大過天的喬曦。

喬曦長大了,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駱啟凡的存在,所以她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在這個紅塵俗世中生存下去。

自由任性的現實中,一無是處的喬曦千方百計想要追上駱啟凡的步伐。

百煉成鋼的虛幻裏,全知全能的駱啟凡費盡心思想要尋求存在的意義。

他們誕生在不同的次元中,卻又相遇在同一個時空裏,於是就有了這一段並不般配還分外糾結的愛情。

花園裏的“天堂鳥”,牆垣上的“常春藤”,就讓我們在這樣宿命和巧合的糾纏中,獨自生長,彼此相愛。

【關於愛情】

最容易被理解的愛情是:王子與公主,雷公與電母,小明與小紅,米奇妙與米老鼠。

而最深刻的愛情卻是:傑克與羅斯,許仙與白娘子,曹植與洛神,楊過與姑姑。

汪國真說:表麵上不般配的愛情,往往和諧,因為產生這樣的愛情,往往有比較深刻的內在原因。表麵上般配的愛情,往往不和諧,因為產生這樣愛情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