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仍在那兒跳躍著,像是一位至死不渝的舞蹈者;
它仍在那兒逃離著,像是一位向往自由的囚困者;
它仍在那兒無奈著,像是一位糊裏糊塗的初學者。
……
我不知道校方之所以這樣做的想要得到的最終的目的終究是什麼?懲戒,教育他人,還是礙於學校的校規,亦或是這三種情況兼而有之。可是,校方以這樣的形式開除學生,並且剝奪了他們在校學習的機會,如此這般的懲罰式教育法是否正確?以我為例,我在學校的時間段裏卻始終沒有看到他們收獲的最根本的驗證。而學生卻是逐漸地減少了。他們被學校開除了,單單是因為教導處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和幾位目擊證人,況且沒有問他們的相處原因,他們也沒有再去爭取的權利,也不會有這樣的權利,不是嗎?對這所學校而言:“他們的錯就是錯且是大錯特錯並毋庸置疑”。然而,我要說的是:校方的處理方式是否得當?的確,就學校來說,開除一個人就少一個人,開除兩個人,就少一對人,管理起來就會方便(那些被學校開除的學生大多都是學習平平的同學,我還從沒有見過學習優異的學生被學生開除過,我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我所在的班級裏就有幾位優異的學生犯過學校所不允許的此類事情。我記得,我的班主任對他們的行為即使看見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許,這就是人與人的一般差別吧)。這樣做對學校整理校風確實起到了他們理想的作用。我想,這點是不可置疑的事實,不是有句話叫:殺一儆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校方們考慮沒有被他們開除學校的學生呢?他們離開學校後的精神狀態呢?也許,他們確實也考慮過,在這些學生沒有開除“違返校規校紀”之前他們考慮的是什麼?無非是些:這樣的學生如是不開除,留在學校隻會引以泛濫成災,高考時扯學校的後退影響升學率,以致危害到下一屆招生率等等等。
記得在以往的學生生涯路上,遠在我還沒有進入高中之前,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就開始發生了強大的反差。以往都是學生挑學校,而今卻是學校擇學生。兩者之間形成了極大地強烈反差。所以說:打造學校的知名度——較高的升學率,是挺有必要的。許多學校在這一方麵做的都非常好,當然,我們學校也不例外,因為我們學校在這一方麵就是整個市區裏的“不可多得“的形象典範。實屬第一。
被開除的學生離開了學校之後是直接步入新鮮而又複雜的社會某一職業還是另擇它校繼續學習?我一無所知。就算我去用心地關注他們離開學校之後的生涯的情況又能如何呢?我不但無能為力而且自身難保——我是差生。雖然我從來沒有真正的認為,但,在學校,像這樣的環境裏,這就是事實。但是,我所關注的卻是學校的此類做法會對被開除的學生的心理上造成的種種壞的影響,誠然,它們的結果我也一無所獲。我痛斥學校的此類做法,痛斥學校的此類行為,如同我痛斥我的敵人一樣,永無休止!
學校的此種做法不但可恥而且可惡!他們的做法更是極為的不妥!他們的做法將會直接導致被開除的學生們的心裏造成難以抹去的陰影,無論是他們今後的事業、愛情、為人處世等等等,而我們學校卻大大方方的不予理會!還在我們麵前裝作我們的“恩人”,這是什麼世道嗬!
……
我無能為力一些事情,包括現實或者虛幻。如同眼前的一切真實,活生生的我卻隻能唉聲歎氣,卻不能付諸實際行動。看不見的某些東西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我想像不到這裏存在著什麼原因或者魔力的趨勢。可是,可是,但可是,到最後又能得到什麼結果,我想要的結果,好的結果呢?沒有人來告訴我,我不知道他們是真的難以分辨還是故意的逃脫這一傷腦筋的問題。給不出答案的肯定,給不出答案的否定,自然而然得不出好的答案!我想,無奈也是從這一時刻開始蔓延的,它使我莫名的感到憂傷,為這校園的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