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問人員應全麵而具體地了解整個案情,摸清這些犯罪嫌疑人僥幸心理的根據,在此基礎上,再有針對性地研究破除他們僥幸心理的方法和步驟,可以舉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加強心理攻勢外,關鍵是要技巧地使用證據,通過幾個月的艱苦工作,我們掌握了那麼多的確鑿證據,現在是使用的時候了……
怎麼使用,於濤、薑天軍、趙鐵成原本是同夥,也是朋友,還有那個劉祥,但現在對於他們來說,形勢變了,心理活動勢必也隨之產生變化,對相信攻守同盟牢不可破的犯罪嫌疑人,訊問人員在設法破除其攻守同盟的同時,可以巧用離間計,使犯罪嫌疑人相信攻守同盟已被破除,還可以變換羈押地點,打破其幻想。
還應該指出的是,在調查核實、抓捕與審訊中,根據肖子鑫廳長和史前進副廳長的要求,張海山副總隊長始終能抓住三個環節:
1、無論調查、抓捕或審訊卡殼時,他必然及時到場。
2、親自研究問題,化解矛盾,或做思想教育工作,或者主審,打破僵局。
3、每一次親自出馬,總是要啃硬骨頭,事前充分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現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移送檢察院做最後一步努力,選準突破口,對查清全案具有關鍵意義而又易於攻破薄弱環節或薄弱對象,薄弱環節一是指犯罪嫌疑人多項犯罪中較易攻破的某一項犯罪事實;二是指犯罪事實中比較容易突破的關鍵性情節;三是指犯罪嫌疑人心理方麵比較容易攻破的弱點,這三層含義都強調必須具有關鍵性,即對全案能起牽一發而動全局的作用。
在於濤、薑天軍、趙鐵成和劉祥的審訊實踐中,薄弱對象是指共同犯罪案件的共犯中,較為動搖脆弱,易於突破,又對全案有一定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正確選擇訊問突破口的意義有利於從犯罪嫌疑人固守拒供的防線上打開缺口,為深入追訊開辟道路,從而突破拒供的心理防線,繼續全麵深入追訊,迅速查明全案。
正是在這些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了他作為有組織犯罪偵查局長!!一個領導者的領導能力與領導藝術。
……
隨著僵局的不斷打破,薑天軍的心理防線也受到強烈衝擊,審訊是一場關係到犯罪嫌疑人的前途和命運的鬥爭,在這樣一場特殊的鬥爭中,要達到攻心的目的,取得鬥爭的勝利,訊問人員必須審時度勢,寬嚴相濟,既不能從頭到尾隻有和氣的規勸,也不能一味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造成錯覺的訊問策略的運用,對案情和犯罪嫌疑人心理狀態的正確分析,並且在掌握一定數量的可靠證據基礎之上,偵查員們適時出示已經掌握的大量證據,及時使用攻心為上的策略,都是行之有效、最基本、最重要的訊問策略。
在省廳、刑警總隊和有組織犯罪偵查局領導們的指揮下,偵查員們正是摸準了於濤、薑天軍、趙鐵成和劉祥等犯罪嫌疑人相互勾結、又相互推諉、賴以抗拒的精神支柱和阻礙其如實供述的心理,並針對這些關鍵點予以個個擊破,最終使其瓦解突破,避免逐事逐情的追訊,從而大大加快訊問速度,最終取得了訊問的成功。
薑天軍開始如實交待罪行……
對警方出示的他在南非期間犯下的大量罪證,包括對幾年前在家鄉所犯故意殺(傷)人罪行及其羈押期間脫逃事件供認不諱,從而,專案組經過數月的努力,最後用一條漂亮又嚴肅的證據鏈將涉案所有犯罪嫌疑人牢牢地固定在有些沉重的案卷上,又用一支法律的筆為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縱觀整個案件,專案組在後來跟肖子鑫和其他公安廳領導彙報工作時得出的印象是:
於濤:狡猾型,避重就輕,推卸責任,自視清高,往往是他設計,由薑天軍執行;
薑天軍:頑固型,具有殘忍性,非人道,非人性,如讓弟弟柳軍當“模特”,逼姐姐柳雲在旁邊觀看,還逼迫她為其“服務”……等等。
費永生副隊長在審訊時,氣憤於之比獸性還獸性。
劉祥:狡猾型,避重就輕,推卸責任,隻是承認自己是中間搭橋,一切都上往於濤身上推,下往李昌浩身上推!!實則他是始作俑者。
趙鐵成:比較老實。
肖子鑫聽了這些彙報和分析後,笑了,他還是非常認可下麵這些警官的工作與專業精神的,他認為,這些曾是朋友加“哥們”的人,麵對法律,即將接受審判的時候暴露出了各自的私心與本能,誰也不願意領罪,折射出結夥作案時不計後果、肆無忌憚、甚至氣焰囂張,而歸案後則心慌氣短、試圖逃避製裁的普遍心理述求與外在反應。
可惜,為時晚矣。
=================================
ps:求票求收藏!!,吐槽拉書迷,粉絲無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