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牙骨
晨間霧色虛迷,長安城的上空盡攏陰霾,不由使人心覺壓抑。
城外十裏校場。
李世民負手迎石階而上,立於十丈城頭,俯瞰起校場中,齊集在此的萬數玄甲軍。他輕抬了抬手臂,緩緩道:“眾將士請起!”
長戟橫握,立地而起,從城下傳來一聲整齊劃一,兵器撞擊的轟鳴,驚起校場內一陣塵土飛揚。此時的天際,烏雲驟散,驅雲見日,灰黃色的塵土,在晨光的照耀下頓時銷匿。烈陽當空,方才混沌的視線逐漸明晰。李世民真切的目睹,那千軍跪拜,萬甲聽令的激昂士氣,心中竟也不由壯闊起來。
“淺水原一戰,吾唐軍兵敗功垂,討秦將士幾乎死傷殆盡!大唐英烈們的屍身,被他西秦棄之荒野喂鷹,白骨鋪路。以至其英魂,也無法返歸故土!將士們,西秦欠大唐累累血債,怎能不還?”一瞬間,那片狼籍的戰場,那座突兀的屍山血海,幻影般掠過他的腦海。李世民閉上悲憤的雙眼,壓抑著積蓄在心頭的仇恨,稍頓,再次張開鏘然的雙眸,“如今,薛舉病逝,西秦內外交困,正是到了出兵討伐的絕好時機。諸位將士都乃是我李世民手下精銳,大唐良將。此番討伐西秦,必以驚濤之勢,將其踏平於天地之間,以慰那些,大唐戰死於疆場將士們的,在天英靈!”
“踏平西秦,揚我軍威!”
一人高呼,萬人應和。
“踏平西秦,揚我軍威!”
“踏平西秦,揚我軍威!”
那些死去將士們,你們若有在天之靈,就且看著我李世民。是如何兌現當初許於你們的諾言,要他西秦血債血償——
九月十二日,唐王派秦州總管竇軌再戰西秦,不料被薛仁杲擊退。眾將士同涇州守將劉感退於城內,唐軍糧草虛耗而光,劉感親手殺了自己的坐騎,與將士們分食堪得果腹。同日,李世民命麾下左先鋒長平王李叔良,率五千輕騎馳援涇州。解了涇州的燃眉之急,前方戰事,才得以稍緩,予唐軍贏了片刻的喘息之際。
“你要走?”
趙芮兒獨自在帳內,哼著小曲,歡快地打點著自己的細軟。突然被身後,那不知何時出現的莫煥一問。竟失手將一支檀木玉梨花的簪子,打落在地。
那支生脆的簪子落地時,應聲摔成了兩段。趙芮兒目光一緊,心疼般伸出手,欲將那簪子拾起。眼看垂手之距,卻反被莫煥先搶一步。她杏眸一定,攤出手心,怒道:“將簪子還我!”
“若本王記得沒錯,這支簪子,當不歸你所有吧!”莫煥將那碎成兩段的簪子,小心地放在手中細看。深邃的褐瞳中,分明閃爍著濃濃的笑意。仿佛一瞬,時光又回到贈她簪子的時光。同樣的人同樣的景,不同的,隻他們如今各自的身份!
趙芮兒劈手奪過簪子,握於掌中。頓了頓,忽地將手背負在身後,“你既已經將簪子送與我了,豈有收回去的道理!”
他薄唇抿笑,轉身走到她的身前,一雙狼眸盯著她憋足的動作,“你就那般緊要,這支簪子?”
“當然······”她忽而語噎片刻,似乎明白了什麼,忽閃著不安的睫羽,揶揄道:““這簪子既然已送我了,就歸我所有。自己的東西,自然要緊!”
“過來。”他含笑輕喚,語氣中卻有一種,不予違抗的壓迫感。
趙芮兒愣了愣,在心底做了一番思想鬥爭後,還是很沒誌氣的向他走去。手中突然一空,原本還在她上手緊握的簪子,變戲法似地躺在了他的掌中。
莫煥視她驚訝的神情,輕佻一笑,“這簪子斷了,就算是再出奇的能工巧匠修複後,也會留有裂痕。”
“若不是你嚇我,這簪子怎會折斷!”說著,她竟合身向他撲去,搶奪起他手中的簪子。
莫煥隻是將手一抬,噙著笑意,戲謔般打量起,她因身高緣故而無措的模樣。誠然,他很是喜歡惹怒她之後。在從旁靜靜端詳,她的惱怒瞪眼、羞赧臉紅,總覺是可愛之極!
“別動——”莫煥忽然認真的口吻,倒驚得她霎時一愣。他緩緩地將自己脖頸上,係著的那枚狼王牙骨卸下。繞過她身前,親手為她佩戴在精致的鎖骨前。
動作一氣嗬成,仿佛,他之前就已試過了無數遍,竟是那般嫻熟。趙芮兒微怔,呆呆地低頭去看那枚狼王牙骨。隻覺如此淩厲的物什,合在胸前很是別扭,伸手欲將它摘下身來。
指腹還未碰觸,柔荑便被莫煥握在了掌中。那狼一般深邃的眸子,在她的眼中,愈加迷離,“日後有它護你安妥,本王不許你擅自將它摘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