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遷升(1 / 2)

“主公,這次董卓那廝可出盡了風頭,瞧他那誌得意滿的模樣,連張大人他都有點不放在眼裏了。”

程普瞟了一眼站在自己主公旁邊的季流,心裏總有些不舒服。他覺得自己主公太信任太器重這個來曆不明的家夥了,雖然自己遵照主公的吩咐這段時間幾乎沒天都要抽時間教這個家夥的矛法,這小子也的確稟賦過人,對武藝領悟的極快,但他總覺得這個家夥背後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東西,讓他難以完全相信他。

正在認真讀書的孫堅淡淡一笑,“德謀,不要被這些表麵假象所迷惑。不錯,董卓的確擊敗了北宮伯玉一夥,但我仔細觀察了他真正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並不多,頂多算得上將敵人擊退,談不上什麼大破敵軍,敵人的實力並未有多大損耗。但現在朝廷需要一場大勝仗來安定民心,所以也該董卓走運。”孫堅有些感歎。

“哼,都是周慎那廝,若是聽主公的建議,榆中之戰的勝利一方必然屬於我們,到那時,南北雙線合圍,打一個真正的大勝仗也不是不可能。”程普憤懣不平的道,“現在打了敗仗,周慎他是自尋死路,可咱們呢,也受牽連,把這麼多部隊平安帶回來都不一定能夠得到獎賞。”

“好了,德某,不要怨天尤人了,我想公道自有人心,張大人心中自然有數,倒是那羌胡亂軍這次雖然撤退了,但實力未減,要不了多久定會卷土重來啊。”孫堅惘然道。

“大人,朝廷何不出重兵駐紮涼州要地或是讓涼州地方自行組建軍隊,駐紮各戰略要塞,我想那羌胡亂軍雖然機動性強,擅長野戰,但堅城對壘陣地攻堅卻是其弱項,隻需選擇各地要塞屯駐重兵,互為聯絡,再屯積充足糧草,羌胡定難再起亂事。”站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季流終於發言了,在經曆了這幾個月的學習和戰爭後,他自覺自己各方麵都大有增長,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說起話來也不再象以前那樣顧慮重重。

“哦?鵬博啊,你有所不知啊,眼下朝綱不振,匪亂橫生,除了這涼州,其他地區也是四處告急。朝中可用的精銳部隊隻有這麼多,駐紮三輔地區是為了保衛京畿安全,若是都抽調走了,京畿一旦有事,拿什麼來應對?何況在某些朝中大臣眼裏著涼州已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前聞朝中有重臣稱不如棄去涼州,幸得烈臣駁斥,方未成議。”孫堅長歎一聲道。

孫堅所說的乃是指年中朝廷廷議時司徒崔烈力主放棄涼州,惹惱了一個熱血之士,便是原來的孫堅同僚後軍司馬傅變當時已調任議郎,傅變厲聲怒道:“司徒可斬!斬了司徒,天下乃安!”引得眾臣側目,四座變色,連聖上也問其原委,傅便從容不迫的將自己看法一一道來,最後終於贏得了皇帝的首肯,這才有皇甫嵩西征之役。

“按你所說,涼州須得增添大量部隊,所涉及的將會需要大批錢物,以朝中目下形勢,無疑於癡人說夢,根本不現實也不可能。”孫堅最後總結道。

“那也可以讓涼州各郡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自行組建軍隊,隻要相互協調配合,羌胡亂軍一樣不能越雷池半步。”季流還是有些不解。

“哧,小子,你說得容易,若是各郡都能自行組建軍隊,還要那護羌校尉作甚?大漢早有律例規定,除邊境各郡外可組建一定數量軍隊外,內地郡縣的地方部隊數量都有嚴格的限製,豈是說增加就增加的?”程普冷哼一聲,但還是解釋道。

“可眼下涼州各郡局勢危在旦夕,若是還墨守成規,恐怕要不了兩年,這涼州就要變成羌胡亂軍的天堂和他們進軍三輔的基地了。”季流也感覺得出來算是自己的半個老師的程普對自己總有一絲疑忌,但對教自己矛法倒也是盡心盡力,自己的矛術已有了長足進展,所以對程普也相當尊敬,但在這種場合下,季流更想讓自己的看法得到二人的評判,所以也就將自己的看法和盤托出。

“鵬博,你說得很有道理,可決定這些問題的不是你我,而是朝中那些重臣們,在他們的眼中也許涼州算不上個什麼吧。”孫堅對季流看法的深刻十分高興,看來這幾個月的學習很有效果,足以讓一個初識軍務的少年能達到如此水準,這的確讓他有些吃驚,當然他並不知道季流其實在這之前就已經在黃巾軍中飽經戰陣了。

“別說這些不愉快的事了,鵬博,你在這次撤退中表現突出,我已經向張溫大人報請讓你擔任我手下第六屯的屯長,你要好好幹啊。”孫堅臉上露出和悅的笑容,讓季流內心真的有些感動,一刹那間,他甚至有種想把自己真實身份告訴對方的衝動,但過人的冷靜讓他立即克製了自己這種不成熟的衝動,畢竟對方是一位大破黃巾出身的朝廷將領,若是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很難說對方究竟會作出何種反應,季流把湧到喉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在隨後的論功行賞中,孫堅被張溫奏報上朝廷的奏折中被推薦為擔任校尉一職,並很快得到了任命,程普也被孫堅力薦之下擔任了司馬一職。而季流被任命為屯長的命令也很快就下達下來了,這更激起了他心中的yu望,雖然此次榆中撤退戰其實是一次敗退,但整個部隊在司馬大人的率領下臨危不亂,有條不紊的退回了右扶風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