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龜縮城中(1 / 2)

且說皇甫嵩到達召陵之後,早已得到彭脫率軍三萬駐守在這裏的消息,並且皇甫嵩也得到斥候報告,說是波才僅僅派副帥彭脫帶兵三萬阻擋自己,波才卻是親自率領五萬大軍以及全部手下大將去迎擊劉備。

這個消息可是把皇甫嵩氣得不輕,皇甫嵩向來以當朝第一名將自稱,雖然知道劉備的才能不在自己之下,也從來沒有將劉備排名在自己之前的想法。但是,這個波才竟然如此分兵,這不是擺明了沒有將他皇甫嵩看在眼裏,隻是把劉備當成了對手了嗎,心高氣傲的皇甫嵩豈能受得了這種無言的譏諷。

皇甫嵩來到召陵城下之後,一邊安營結寨,一邊就命令手下大將潘鳳率兵一萬來到城下溺戰,但是任憑潘鳳和手下士兵百般叫罵,城裏的彭脫根本就不理睬,隻是在不停修築城牆和準備各種守城的滾木、油等守城物具。

等到潘鳳在城下叫罵一個時辰,人困馬乏的時候,彭脫突然率軍從城內殺出,潘鳳措手不及,大敗一場。等到皇甫嵩率軍救援的時候,彭脫早就退回城裏去了,這一仗下來,官軍就折損了三千多人,並且士氣大跌,而守城的黃巾軍卻是士氣大振,基本從前幾次大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個個都是摩拳擦掌準備和官軍大戰一場。

皇甫嵩卻是在大帳之內氣得暴跳如雷,將渾身是血的潘鳳又罵了個狗血噴頭。由於手下武將隻有這個潘鳳的武藝還不錯,皇甫嵩才沒有產生要將潘鳳斬首的念頭,也隻是將他罵了幾句,消消自己心中的怒氣也就罷了。

靜下心來之後,皇甫嵩猜到波才隻是讓彭脫將自己堵在這裏,而波才率軍將劉備堵在陽安城,期待廣宗方麵能有什麼扭轉全局的變化。這正是皇甫嵩所擔心的,因為聽到消息,盧植被撤之後,朝廷任命了東中郎將董卓接替了盧植。

對於這個董卓,皇甫嵩也是略有耳聞,知道他是一個常敗將軍,真不知道皇上怎麼能讓這樣一個經常打敗仗的人在廣宗城和張角對抗。盧植的本事皇甫嵩是相當清楚的,張角竟然能與之在廣宗相持那麼久,足見其不是尋常之輩。

一旦廣宗兵敗,朝廷便再無可派之兵,張角便可從廣宗率大軍直搗洛陽,其他各地更會紛紛響應,如此大漢則岌岌可危。

由於廣宗一路的官軍臨陣換將,不但士氣大跌,而且董卓此人乃是無能之輩,豈能和深通兵法的盧植相比,為了獲得戰功,董卓必然會不顧一切強行進攻,廣宗大敗已在眼前。現在對於皇甫嵩和劉備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盡快結束這裏的戰鬥,合圍廣宗,再次形成相持,給朝廷再次招兵的機會。

但是就目前彭脫準備死守不出的情況來看,要想在短期內突破這條防線並不容易,若是強行攻城,隻怕傷亡太大,左思右想,皇甫嵩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隻能下令第二天攻城一試,看效果如何。

其實皇甫嵩也曾希望劉備能夠先行擊敗波才,然後再與自己兩邊夾攻,召陵自然就會輕易拿下。但是,此時功利心極強的皇甫嵩又擔心劉備先自己戰敗波才,那時候所有的戰功便都歸了劉備所有,他便隻能成為了配角,這正是皇甫嵩左右矛盾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