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皇甫嵩一樣,劉備在陽安的處境也並不是十分樂觀。上次波才之所以大敗,並不是因為波才的能力不行,實是因為波才將大軍駐紮在五羊坡的時候,心裏麵存在了一種僥幸的心裏,認為在這個時候風向不可能出現西北風,不然,波才若是聽了臧霸的勸諫,將大軍遷出五羊坡,長社之戰勝負如何,還未可知。
經曆了長社的大敗,也可以說是波才領軍以來的首敗,這也使得波才變得更加小心謹慎起來,行軍布防更是慮之再慮,幾乎毫無漏洞。更是由於劉備遲來數日,使得波才有更充足的時間將陽安的城牆進行了加高加固,城內的守城器械準備也是十分充足。
劉備到達陽安縣之後,將大軍駐紮在城外三十裏。考慮到波才的軍隊數量和自己的相差無幾,都是五萬大軍,劉備便放棄了強行攻城的打算,姑且不說能不能將城攻下來,即使勉強攻進城內,己方的傷亡必然遠遠大於敵軍,再進行交鋒的時候己方必然不占優勢。
當晚,劉備便和袁紹、龐德商議作戰方案。眼下劉備手下的大將中,稱得上智將的也能是高順和龐德,眼下高順被留在了宛城,其餘典韋等將都是有勇無謀,能夠幫劉備出謀劃策的也隻有龐德一人了。不過,袁紹和龐德都不是行軍布陣、統帥大軍作戰的將才,對於這種情況,兩人都沒有什麼好的建議,都認為目前隻有強攻一途,不禁讓劉備後悔為何沒將賈詡、陳宮等人帶來一個了。
當然,雖然袁紹和龐德都主張強行攻城,但是愛惜士兵生命的劉備是絕對不會采用這種最笨的方式的。無奈之下,在沒有想出良策之前,第二天一早,劉備隻能率領大軍來到陽安城下叫陣。
在雙方兵力相差無幾、甚至於說己方士兵不如對方的情況下,而且自己的大將又沒有什麼優勢,波才當然隻能選擇守城不出的辦法。上一次在夏侯惇和夏侯淵跟前已經吃了一個大虧,波才不敢確定這一次來叫陣的會不會也是那樣級別的高手。
所以,結果是很明顯的,劉備的大軍在城外叫罵了兩個時辰,也沒有見到陽安城的大門有一點想打開的樣子。
看到自己的士兵已經開始疲憊,劉備擔心波才會突然率軍從城內殺出,於是隻能無可奈何地下令全軍回營。
之後的七日之內,情況基本相同,有的時候是劉備率領大軍前去叫陣,有的時候劉備讓手下大將輪番率領一萬士兵前去叫陣,他則袁紹率領大軍在一旁埋伏,一旦波才領軍出戰,則大軍殺出。但是,很遺憾,自始至終,波才都沒有出來,也沒有派人出來,一直龜縮在城中。
突然,從第八天開始,陽安城下再沒有出現官軍的影子,這讓習慣了官軍在城下叫罵的波才感覺十分奇怪,於是便派出斥候打探消息,沒想到斥候回來之後帶回來的消息竟然是劉備的大軍在軍營內進行操練,這讓波才很是納悶,猜不出劉備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