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求情(1 / 1)

貴為妃嬪之首,且頗受帝王寵愛的德貴妃都跪倒在地不敢多言,更遑論那些以陳右相為首的朝閣重臣呢?元氏一族已然分崩傾頹,不成氣候,墨簫獨自一人且無權勢,今日壽宴便是墨簫最後的期限。

此後,等待他的將會是遙遙無期的圈禁。

沉央等一眾皇子俯首掩住唇邊笑意,靜靜等待著天宸帝最後的裁決。

陳右相透過人群間隙小心翼翼的看了德貴妃一樣,輕輕點頭示意。

德貴妃見況眸光微勤,隨後狀若無意的拂過腰間環佩,佩環叮當中有一串掐餘樓閣流珠禁步,軟金精雕細刻而成的樓閣亭臺外繞一個圓月弧度,作為鎖邊。懸掛禁步鎖邊下小孔裏的金鈴發出悅耳清靈的聲音,同滿殿的釵環佩聲相比多了幾分清晰澄澈,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跪倒在地的一名舞姬和兩名樂師聽到金鈴聲,彼此間迅速交換一個眼神,隨後趁著殿內無人注意,三人間悄無聲息的交換位置。

由靠近德貴妃悄悄轉變為靠近墨簫,三人無聲無息的俯首膝行至殿內偏角,有著天宸帝與墨簫之間的對峙,三人轉換位置時十分順利,無一人察覺。

因為所有人的心神都聚集在天宸帝身上。

文丞相是真心愛惜墨簫的才華,也心疼他還未及冠便喪母失勢,在德貴妃及陳右相一黨的打昏下活的如履薄冰,他不顧自身安危膝行到玉階下,抬首目光懇求的望向天宸帝說道:“陛下息怒,懇請陛下傾聽老臣一言。”

“誠如陛下所言,九殿下尚且年幼,還未束發便喪母,又因受到先元後牽連被勒令遷移冷宮,身邊缺乏長輩關係教導,所以性子難免別扭了些。臣懇求陛下看在九殿下小孩子心性的份兒上,饒恕他今日的不敬之罪,日後臣定當對九殿下嚴加教誨。”

見到文丞相率先出言打破殿內死寂,跟隨文丞相的一眾老臣也齊齊膝行上前,異口同聲道:“陛下息怒,也請陛下傾聽臣等一言。”

當初他們這些老臣無法反駁陳右相呈交上去的證據,無法扭轉幹坤為元後平冤昭雪,所以無能為力之下隻能眼睜睜耗到元後病重薨逝。

可今時今日若是連元後唯一一名遣子都保不住的話,那麼元氏一族將會徹底被趕盡殺絕,朝廷也將會迎來陳右相的威逼肅清,到時候所有老臣的地位都將岌岌可危,被陳右相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遠遠發配到京外。

到了那時,再籌謀可就晚了。

這些老臣早些年都是受過元氏一族和元後恩惠的人,更是歷經三朝亦或兩代的肱骨之臣,看著這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們齊齊跪地膝行,為墨簫坦言求情,天宸帝開始不由自主的懷疑起自己當初的決定究竟是對是錯。

難道……德妃失子一事背後另有隱情?

若是元後真的蒙冤,那些證據又該如何解釋?

天宸帝俯視著腳下眾人,人心最是險惡復雜,即便他貴為帝王,也無法完全猜透人心。

除了自己,天宸帝不相信任何人。

因為他隻相信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