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司馬師逞武淮南 諸葛亮用智雍涼(3 / 3)

又令曰:“薑維、羅晟、吳懿、馬岱、趙廣各引軍一萬接應前鋒,使其不可有失。”眾將領諾,出帳準備,大軍齊備,隻待魏軍撤走。

且說自典滿投蜀營,司馬懿每日憂慮,進退猶疑,主薄王韜諫曰:“今春雨連綿,大軍陷於泥水,無處安紮,兵卒苦不堪言,況糧草接應不及,若朝中有亂,彼此不得相顧,恐失於絕境也。典滿飲恨降蜀,必告知諸葛亮吾軍虛實,其時危矣。”

懿曰:“雍涼大州,戶口百萬,錢糧經營,何止億萬,若拱手而送,西蜀如虎添翼,困龍飛騰,再不可與之爭鋒矣。”

王韜又曰:“可斬典滿家小,以絕其根。”

懿搖首曰:“若斬其家眷,典滿必傾力投蜀,今可使人優加撫慰,典滿投鼠忌器,再無大用。”王韜拜服。

正議間,軍卒飛馬來報說:“鎮東將軍毋丘儉並揚州刺史文欽舉兵謀反,今衛將軍司馬師督各路軍馬起兵而去。”

司馬懿驚曰:“不想被主薄料中。”因見小校言辭閃爍,怒問曰:“朝中還有何變故?”

小卒抵不過,曰:“衛將軍左眼生瘤,乃割瘤而走。”

王韜上前進言:“衛將軍帶病而走,恐傷其身,太尉早做思量。”

司馬懿拂袖大怒,喝曰:“豈因一子,而費國家大事。”言訖出帳,隻見帳外泥濘淩亂,軍士傷殘,臥於水澤,多生食糙米,麵色饑黃。司馬懿不忍相睹,複歸大帳,忽牙將來報,陣前蜀將關索討戰,司馬懿令懸免戰牌,愁眉不展。

眾將怨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吾等皆陷於此地也。”

司馬懿無奈,長歎一聲,令曰:“今夜三更,可拔寨而去,郭淮、徐質各領五千人馬,伏於後寨山口,待蜀軍來追,便可殺出,彼若退走,便可引軍趕回,不可複追。”二將領命,調撥人馬,埋伏去訖。司馬懿又令各將分次而行。

是夜三更,魏軍拔寨而走,忽聞背後鼓角齊鳴,喊殺震天,眾軍驚懼,慌亂而逃。背後關索、趙統引軍殺來,正走間,隻聽一聲炮響,兩廂人馬齊出,左有徐質,右有郭淮。

蜀軍大驚,大呼曰:“中計矣。”紛紛潰逃。

郭淮、徐質二人追出數裏,急忙引軍趕回。不遺時,背後喊殺聲複起,蜀軍衝鋒、陷陣兩營殺來,為首大將突利蒙、高啟。

郭淮、徐質大驚曰:“何期還有追兵?”揮軍再戰,不數合,二人不能與敵,魏軍無心戀戰,丟盔棄甲而走,郭淮、徐質喝止不住,亦隨敗軍往前趕來。

司馬懿大軍正走,卻被敗軍衝散大陣。忽聽四麵炮響,黑夜之中,蜀軍數路軍馬殺來,魏軍肝膽皆裂,抱頭鼠竄,自相踐踏者無數。

背後被突利蒙、高啟二將纏住,隻顧拚命追趕,魏軍哪能得脫?司馬懿急命胡遵、陳俊、成倅、徐質、郭淮五將來戰。突利蒙、高啟毫無懼色,戰至盞茶時分,忽聽一聲大喝:“魏賊無恥。”手起刀落,揮成倅為兩段。

眾將大驚,急看時,正是關索,背後趙統亦看看趕上,四將恐懼,趁亂而走。魏軍銳氣墮盡,人人喪膽。司馬懿令軍士急行,曉夜奔走無停;直至長安,方始安心。聚斂殘軍,十折七八。

司馬懿休整旬月,欲歸洛陽,有人來報:“衛將軍司馬師大勝而歸,如今重病臥床,典滿家小不知去向也。”司馬懿拍額曰:“此必是孔明料吾在前,接去典滿家小,吾不及孔明多矣。”

卻說典滿在蜀營轉醒,軍卒飛報孔明。滿聞司馬懿大軍早去,擔憂家中老小,心中正苦。

孔明入帳相看,曰:“將軍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滿麵有愁苦,曰:“何福之有?”

孔明知其心意,曰:“將軍不必擔憂,吾已借將軍身畔玉佩,接將軍家小,入成都安置矣。今正倚門而望,盼將軍早歸。”

典滿驚喜,思慮進退無路,遂請降。

孔明大喜,集眾將於帳中宴賀,與典滿接風。突利蒙宴前叫曰:“不想昨日對頭,如今成俺生死兄弟。彼時恨無良馬,不然大戰三百合。”孔明笑曰:“雍涼地廣,盛產寶馬,將軍正好去取。”

正是:才拓江山龍入海,又思寶馬虎添翼。

畢竟不知孔明要何處尋覓寶馬,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