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即接來信,便與王平計議。嚴恐傷兩家和氣,便教王平引軍一萬,隻在川口紮營,虎視上庸,自己則緊守永安,不違丞相之命。
且說鄧艾自救下新城,每日憂慮,發書與司馬昭計議,未見回複,忽有哨馬來報:“東吳數萬兵馬取道向西,直奔新城而來,隊伍之中旗幟繁雜,不知何人為帥。”
艾聞言,長歎曰:“此乃陸遜親來也。”
太守戴陵驚曰:“將軍速做打算,某全憑將軍吩咐。”
艾隻好定計,曰:“上庸之兵如今不可輕動,新城守軍兼征調民夫,竟不足兩萬,勢何其孤也,若被圍困,窮途未卜,隻好分兵拒之,以為犄角。”
戴陵領命守城。艾自引兵卒五千,城外紮寨。
探馬報之陸遜,遜笑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鄧艾如此分兵,足見計窮。”乃使太史亨為第一隊,舉白旗為幟;陳表為第二隊,舉紅旗為幟;朱據為第三隊,舉藍旗為幟;於詮為第四隊,舉黃旗為幟,每隊引軍五千,先取鄧艾城外大營。
眾將臨行,遜囑曰:“鄧艾非比常人,汝等牢記,勝不可追,敗不可慌,每人戰過,下隊便去接應,如此疲其身,而耗其神,待吾大軍到來,汝等各自引軍殺回。魏軍身心不堪,懼吾軍勢大,自會退入城中,到時圍之,新城早晚必取。”
眾將領諾,分撥而走。
鄧艾自從紮營城外,探馬如蟻,輪報軍情,艾聞吳軍分批而來,各有接應,苦笑曰:“陸遜好不奸詐,彼如此行軍,埋伏不得,隻好應戰。”不多時,兵卒飛報營前,東吳太史亨前來討戰。艾並眾副將領軍來迎。
亨喝曰:“鄧艾匹夫,某前來報仇,量汝還有許多詭計,卻不知死期將近。”
艾身旁副將付奎,早聽不得,大喝一聲:“小兒納命來。”拍馬直取太史亨,
亨冷笑,看準付奎大刀來路,隻一槍,挑其落馬,隨即揮軍掩殺。鄧艾亦引軍接住,未等一炷香時候,太史亨見紅旗起處,知是陳表趕來,撥馬便走,引軍向南而去。
艾未及追趕,表軍早到。又混殺多時,忽見藍旗漫天而來,陳表敗走,這邊朱據來戰鄧艾。
殺至正濃,鼓角四起,喊殺聲至,乃是於詮引軍,盡打黃旗而來。據又敗走。
魏軍見這許多隊伍趕來廝殺,麵露驚慌。艾心知不妙,正與於詮大戰時,見遠處東吳大軍蜂擁趕來,漸漸逼近,魏軍多有退卻之意,艾遂急令眾將收兵,親自斷後。
於詮也不追趕,隻等幾路軍馬翻身齊到,便向前衝突。
鄧艾在營中見東吳勢大,魏軍士氣全無,無法抵敵,無奈謂眾將曰:“陸遜狠毒,‘戰而屈吾之兵’,如今大軍士氣潰瀉,不可妄敵,隻好退入城中,再作打算。”遂下令,各將引軍,次第退入新城。
陸遜喝令吳軍,趁勢紛紛圍住城池,這才下令安營紮寨,隻待來日攻城。
次日升帳,遜謂眾將曰:“眾將聽令,今日攻城,必要做足聲勢,減少死傷,不得有誤。”
眾將大惑,不解其意。
遜曰:“吾以新城為餌,釣曹魏大軍來援,卻在半路擊之,待彼援軍散退,方可安心攻城。若不然,新城即使攻取,亦是兩家苦爭,得不償失。待曹魏無力看顧之時,吾等即可回軍,殺奔南陽,則吾主有望成就大業。”
眾將歎服,乃各自引軍攻殺,勢若奔雷。直教得城內魏兵各個膽寒。
正是:新城腳下戰未平,將帥胸中謀已生。
畢竟不知陸遜怎取新城,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