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諸葛亮高臥天水 陸伯言二取新城(2 / 3)

孔明大喜,命人盡去其縛,賜坐,章拜謝。

孔明問曰:“將軍可有良策取天水郡?”

章曰:“丞相不棄,某願領降卒,今夜三更,賺開城門,就教大將混於行伍之間,於中取事。”

孔明大喜,曰:“此乃妙計,當早作安排,若得天水,田將軍首功一件。”於是令諸葛瞻與田章同去安排,與其舊部降卒相見。

二人剛退,薑維諫曰:“田章鼠輩,必不是真心請降,丞相如何信他?”

孔明曰:“吾心中早知。田章此去,必暗通孫謙,在城門埋伏,隻待吾軍進去,卻使大軍齊出,害吾大將。今可將計就計,奪下天水。”

於是手取令符,謂趙統、突利蒙曰:“今夜入城,汝二人可隨田章而去,隻待進城,便左右殺出,抵住埋伏,若保城門不失,就是大功。”

二將領諾而去。

孔明又喚高啟曰:“義之馬步嫻熟,汝可棄馬,藏於步軍之中,若城內埋伏弓箭手,汝可引軍持盾,衝突而進,護住後軍,便是大功。”

高啟得令,出帳準備。

孔明又道:“薑維、馬岱引五千軍馬,入夜便埋伏於城左,隻待喊殺聲起,便向天水城內殺去;吳懿、趙廣亦引五千軍馬,埋伏於城右,見薑維、馬岱兵起,就去接應,不得有誤。”

四將持令而去,各自準備。

孔明又密使心腹監視田章,方才散帳。

且說田章蜀寨中見到舊部,於是裝腔作勢,以言語支開諸葛瞻。瞻心知因果,遂辭去。章見得計,乃暗使心腹,夜晚至天水城中,攜書入見孫謙,告詐降之事,早作準備。

夜半三更,田章引趙統、突利蒙至天水吊橋邊,暗自欣喜,於是向城中呼道:“某乃田章,於蜀寨逃回,速開城門。”不遺時,吊橋放落,城門便開。

統見城門大開,隻到門內,大喝一聲,一槍刺田章落馬,二將分兵殺入城中。

太守孫謙不料事變,急令眾軍迎敵,奪歸城門。未分曉時,忽高啟徒步殺來,左手一棍擊碎孫謙馬頭,謙把持不住,向前便倒,未待落地,啟右手一棍,正砸孫謙後心。謙吭也未吭,栽落馬下。

魏兵失色,盡無鬥誌,做鳥獸散。蜀軍衝殺,如入無人之境,乃奪天水。

孔明隨後領大軍入城,安民畢,於府庫之中,取出錢帛,大犒三軍。早早寫表奏明後主,又派探馬,掌握魏軍動向。

卻說陸遜使人打探蜀軍勝負,回報說:“西蜀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雍州刺史郭淮不敢與敵,今蜀軍大破天水,曹魏太尉司馬懿已領援軍奔至半路,不數日,兩軍便可相遇。”

遜聞言笑曰:“孔明即破天水,便能以逸待勞,坐等司馬仲達。既是西蜀成就大功,吾等怎可怠慢?今可取新城,以報前仇。”

遂召眾將,前來聽令,曰:“鄧艾前次取勝,乃是趁吾等不備,上庸、新城再無別處兵馬,今司馬昭領五萬軍馬已到南陽,若不早取新城,再無可乘之機,吾今親往,定要攻下。休穆(朱桓)與子璜(全琮)可暫領兵馬,守備新野,以防南陽。”

朱桓心有疑慮,曰:“若司馬昭南下,吾等如何區處?還請都督明示。”

遜曰:“吾正要言此。新城、上庸乃曹魏扼蜀之門戶重鎮,此二地若失,長安震動,司馬昭必不敢輕棄,若吾軍在新城殺得凶猛,彼定會分兵來救,則新野無憂矣。若司馬昭大膽南下,將軍可在營中豎起吾之帥旗,昭未知虛實,安敢妄動?再則新野小縣,守之不周,勢危之時,將軍可提前棄之,襄陽城險地大,吾留四萬人馬,足可固守,旬月之後,吾將回師。”

朱桓、全琮二人聞言大喜,乃領軍令。

於是遜各路遣將調兵,分撥已畢,就率朱據、太史享、於詮、韓綜(韓當子)、陳表(陳武子)、周胤(周瑜次子)、呂據(呂範子)、呂霸(呂蒙子)等並數十員副將引軍五萬,奔襲新城。又秘密遣使,修書與李嚴,請蜀軍假道東出,牽動上庸,使其不敢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