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長玉自是不肯,且不說那宅子是她和爹娘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裏邊的一草一木她都是有感情的,要是連個棲身的地方都沒了,她帶著胞妹流落街頭麽?
怕胞妹年幼,被人哄騙說漏了嘴,樊長玉藏地契的地方才連胞妹都沒告訴。
她把匣子裏的銅板倒出來數了數,一共是三百七十文,都是她這些日子殺豬,刨去日常開銷後存下來的一點錢。
其實就算不收留那男子,她家中也快揭不開鍋了。
靠著幫人殺豬賺錢不是長久之計,臘月裏不少人家殺過年豬,生意才好罷了,到了年後,幾乎就沒什麽生意了,樊長玉盤算著還是得把家裏的豬肉鋪子重新開起來。
她在心裏算了一筆帳,臘月裏的活豬十五文一斤,買一頭八十斤的豬本錢得花一貫兩百文。
殺完後約莫還有六十斤肉,全按鮮肉價賣,一斤三十文,一頭豬能淨賺六百文。
若是再把豬頭和豬下水鹵一鹵,當鹵菜賣,價格隻會更往上走。
年節裏家家戶戶都少不得待客,但普通人家家中調味料卻少有齊全的,做不出什麽像樣的好菜,大多都會去街上買些熟食,鹵肉在這時節裏,頗有市場。
想法是好的,難的是她眼下連買一頭豬的銀子都拿不出。
樊長玉幽幽歎了口氣,把銅板收進袖袋裏,隻將地契裝進匣子裏放回了房梁上。
得想想法子,先湊出買一頭豬的錢。
第3章 趕豬少女
次日一早,樊長玉把長寧放趙大娘那兒了,自己懷揣著那三百多文和一根銀簪出了門。
簪子是她及笄那年爹娘買給她的,足足花了二兩多銀子。
把這簪子典當了,應該就能湊出賣豬的錢了。
她進了當鋪,豈料掌櫃的拿著她的簪子虛著眼打量半天後,隻伸出三根手指:“三百文。”
樊長玉一口氣差點沒轉過來,她瞪大眼:“這簪子是足銀的,隻值三百文?”
掌櫃的道:“簪子雖是銀的,但分量不重,樣式也過時了,我曉得你家中艱難,這樣吧,叔給你五百文,不能再多了。”
“一兩,少一分我都不當。”
掌櫃的把簪子往櫃台上一放:“那你還是拿回去吧。”
樊長玉還指望典了這簪子去買豬,沒想到這黑心掌櫃的竟這般壓價,她沒再跟掌櫃的多費口舌,收起簪子就往外走。
掌櫃的也沒料到這閨女竟是個倔脾氣,說不還價就不還價了,隻得喊道:“哎……回來回來,一兩就一兩的,就當叔可憐你,倒貼銀子收了你這簪子,大清早的,做了你這單生意也算是開個張……”
走出當鋪,樊長玉身上多了一兩銀子。
為了打聽下鹵肉在市麵上的價錢,她先去賣熟食的那條街轉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