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備戰(1 / 2)

曹操以玩笑之語,當著天子及三公之麵問出關平西征之後,是否回轉天子身邊的話,曹操問完,麵帶微笑,雙眼盯著關平,不放過關平臉上一絲表情變化,隻等關平回答。曹操此問,雖看是無心之言,實在是抱了一石三鳥的主意。

一則,曹操本就不願使關平領兵,前去平叛。若是此時關平略有猶豫,甚至是關平的回答有所疏漏,曹操準備當即奏請天子,免去關平西征之事,理由很簡單:不能平了李傕郭汜的叛亂,再造就一個擁兵自重、不服朝廷命令的關平出來。

二則,若是關平回答回轉,到時候卻沒有回轉,這時三公中有兩人為證,還是當著天子的麵,到時曹操出兵征討關平,就會有充足的理由。而且,曹操還準備將今日之話,公布於世,讓世人皆知關平乃是一個言而無信、不忠不義之人。

三則,曹操心中,還是希望關平回轉的。無可否認,曹操是一個愛才之人。關平人才武藝,無一不是一時之俊傑。特別是關平為人忠義,更為曹操所想往,更何況關平的父親還是令曹操一直眼紅的大將——關羽。關平若是回轉,證明關平對天子的忠誠,到時曹操天子在手,還怕關羽、關平父子不為已所用?

關平哈哈大笑,答道:“若曹將軍能盡忠天子,以興複大漢為已任,本將軍平叛之後,自然會帶兵回轉許都,唯曹將軍馬首是瞻。”

說到這裏,關平停頓一下,眯眼盯著曹操,沉靜的說道:“若曹將軍倚勢弄權、欲行不道之事,本將軍一樣會帶大軍回轉,隻不過卻是要從許都將皇上迎回東都。”

曹操聽關平說完,也是哈哈大笑,轉身向天子跪倒:“皇上,冠軍侯西征所需糧草器械,由臣一力承擔,請皇上準許。”

曹操這一出,令在場眾人都是一愣,天子大喜,起身扶起曹操道:“曹卿真社稷之臣也。冠軍侯平叛之後,曹卿當居大功一件。”

關平正心憂糧草之事,這時聽曹操之話,關平向曹操躬身一禮道:“曹將軍深明大義,關平由衷感謝,請曹將軍受關平一拜。”

曹操坦然接受關平這一禮,而後扶起關平道:“賢侄與老夫一般,皆為國事,何謝之有?”曹操這一句話,卻令關平坐實了“賢侄”這個稱呼。楊彪張喜皆在心中暗叫曹操老狐狸,拉攏人心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

天子轉頭問楊彪道:“楊卿此來,可是有事啟奏?”

楊彪看了一眼曹操,奏道:“皇上,移駕之事,皆已準備完畢。太史令王立言,兩日之後,乃是大吉之日,臣等請皇上早做移駕準備。”

————————————————————————————————

天子移駕而去,洛陽又一次陷入冷清之中。殘破的城牆,翏翏的百姓,似乎預示著大漢帝國的再度衰落。而城中冠軍侯府前的招賢館,漸漸的有人來人往,又在告訴著人們,洛陽的希望,大漢的希望,還在延續……

曹操移駕天子都許,本擬留曹洪鎮守東都,卻沒想到被關平等人先趁機奏請天子,由車騎將軍楊奉行洛陽大守,引軍駐守東都。曹操無奈,隻得令曹洪守虎牢,以拒楊奉。

虎牢乃洛陽之門戶,拒之進可攻,退可守,關平曹操兩人都想據而有之,隻是曹操以支應西征大軍糧草轉運、要以虎牢為關口為由,使得關平等人無話可說。人家已經答應你支付糧草,你自然要讓出虎牢了。關平終於明白,曹操的智謀,實在是已所不及。

冠軍侯府,關平正與徐晃楊修於廳中,對著關中地圖,商議西征之事。如今天子車駕已走,曹操兵糧已至,西征之事,迫在眉睫。關平雖為主將,但於行軍布陣之事,並不精通,是以一切征戰之計劃,多出徐晃之手。

徐晃用兵,素來謹慎,此時正指著地圖,對關平說道:“我軍此去,由洛陽而發,需經三座城池:弘農、滎陽、華陰;兩座關隘:函穀關及潼關等,方可到達叛軍所盤距之長安。”

見關平點頭,徐晃說道:“函穀關及滎陽兩地守將,均已表示支持我軍西征。弘農守將為驃騎將軍張濟。張濟兵力頗為雄厚,且張濟與李傕等人皆出自董卓部下,敵我不明,所以我們這第一關,當為弘農。此地是戰是和,卻在靠定國了。”

關平點了點頭,說道:“我盡力請師兄勸說張濟,使其不出兵相助李傕。”關平說完,見楊修不解,關平解釋道:“張濟之侄張繡,乃是我的師兄。”楊修這才恍然,說道:“怪不得當初在華陰時,張濟願聽聖旨,不戰而退。”

徐晃笑了笑,把手按在長安城上說道:“潼關與華陰守將皆為寧輯將軍段煨。我軍此去,所督諸將中,亦有段煨。可以說此去長安,若一切順利,不與張濟交戰的話,我軍與叛軍之第一仗,當會發生在長安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