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的如戲,每個人在不同的人麵前扮演不同的角色。張幼儀為徐誌摩低眉垂首,無悔生養,而徐誌摩卻視她為打身邊遊走的一粒塵埃,毫無情義。對於林徽因這個美麗如蝶的女子,他可以為她寫下無數情真意切的詩句,甘願做她裙裾邊的一株草木,深情相隨。是緣令他們走到了一起,卻都無份相守。不愛在一起是錯誤,太愛在一起同樣是錯誤。
徐誌摩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時候,他甚至連正視她的心情都沒有,因為他打心底就不願接受這段婚姻。所以無論張幼儀是否端莊大方,是否美麗賢惠,都無法在他心中占一席之位。直到邂逅了林徽因,徐誌摩才知道,這些年的堅持是正確的,因為他心中的女神真地出現。他認定林徽因就是他命裏的紅顏,他願意為她寫下柔情的一筆。再後來,徐誌摩又遇見了陸小曼,那個風情萬種的女子亦是他生命裏過不去的劫。人的一生就必定要遭遇這些無來由的緣分,讓你我一次次沉陷。仿佛唯有這樣,才算真實地在紅塵走過一遭,才算沒有虛度這墨綠濕潤的光陰。
徐誌摩這一生是為情愛才來到人間,他的使命是為了那些紅顏。最後他為陸小曼奔波忙碌,又為了趕赴林徽因的一次講座墜身於山穀,落到屍骨無存的下場。如果說張幼儀是他生命裏的一次意外,那麼林徽因則是他床前的白月光,陸小曼則是他心頭的朱砂痣,其餘那些紅粉佳人連偶然都算不上了。唯有真愛的人才值得他不惜費盡一生心力去擁有。徐誌摩如此,我們又何嚐不是這般。
都說十六歲是花季,林徽因是幸福的,在花季之齡遇上像徐誌摩這樣的青年才俊。他滿足了一個少女對浪漫愛情所有的幻想,填補了她對詩意生活的所有渴望。在倫敦這個雨霧之都,林徽因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陪她共有一簾幽夢的男子。盡管這個男子未必真地合適,盡管他們未必可以不管世俗約束義無反顧地在一起。但他們都愛上了那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
盡管現實生活給了他們諸多無奈,畢竟徐誌摩是有家庭的男人,他有責任在身,不能像單身男子那樣自由。但是愛情一旦來臨,又怎顧得了那許多?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少女,一個是風度翩翩的青年,他們有著相同的情懷,詩意的夢想。莫說彼此邂逅在寂寞的異國他鄉,就算是相逢在擁擠的人流中,也能一眼認出誰是你命定的那個人。這就是所謂的感覺,有緣之人,在岔路口不小心失散,也會有一枚紅葉指點你去將對方尋找。
總之,在英國倫敦,林徽因遇上了徐誌摩,她生命中第一個愛的男子。無論是緣是債,是悲是歡,是甜是苦,都要學會嚐試,學會開始。也許他們行走在一條荊棘叢生的路途上,但一定也有清風明月相伴。他們承諾了彼此,願意攜手共赴天涯。隻是,天涯到底有多遠?是一米陽光的距離?是一個春天到秋天的距離?還是一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