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人間萍客(1 / 2)

很多年前,我喜歡上兩個字——惜緣。總覺得,人與人相識是多麼的不容易,如若有緣相處更是極其珍貴。所以我們都應當懂得珍惜,任何的傷害與錯過都不值得原諒。縱然如此,一路行來,我還是與許多緣分擦肩,所擁有的也漸次失去。並非因為不懂珍惜,有些緣分注定了長短。來時如露,去時如電,挽不住的終究是刹那芳華。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免不了經曆離合悲歡,就像陰晴圓缺,有如潮起潮落。流光從來不會多情地將人照料,而是我們要學會遷就它的漠然。人的一生從來沒有絕對的安穩,許多人以為守著一座老宅,栽花種草,平凡生養,從紅顏到白發,就算是安寧。而背著行囊浪跡萍蹤,人間擺渡就是放逐天涯,蒼茫遺世。

其實不然,所謂心靜則國土靜,心動則萬象動。真正的自在是知曉得失從緣,懂得隨遇而安。那時候,任何的遷徙都不會成為困擾,不至於改變生活的初衷。在人生的路上,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至於太過曲折,不至於時刻彷徨在轉彎的路口。世事難遂人願,你想要行雲流水過此一生,卻總是風波四起。

在林徽因八歲的時候,其父親林長民居住北京,而全家則由杭州移居上海。從此這位冰雪聰明的才女就離開了杭州古城,開始她另一段嶄新的人生曆程。她帶走了江南水鄉的靈秀,帶走了西湖白蓮的清韻,也帶走了青石小巷那一季的煙雨。小小的她還不懂得何謂相忘江湖,不懂得遷徙意味著和過往的時光訣別,不懂得從此紅塵陌上,她將以清絕的姿態獨自行走。

那時的上海灘已是風起雲湧,多少人在洪流亂煙裏淹沒了自己。朝代更換,壯美山河被硝煙嗆傷,曆史斑駁脫落,在歲月的長河裏漂浮流淌。每個人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追逐,卻也難免月迷津渡,不知如何才能抵達夢的港灣。在沒落的年代,總有出類拔萃之人立於天地之間,為太平盛世做最大的努力。

八歲的林徽因隨家人移居上海後,住在虹口區金益裏。徽因和表姐妹們一起就讀於附近的愛國小學,天真爛漫的年齡不受外界的幹擾,隻在書卷裏看光陰交替。關於林徽因這段童年舊事並沒有多少記載,隻說她在愛國小學讀二年級,並侍奉祖父。天資聰穎的林徽因對家中的藏書以及書畫十分地感興趣,她的冰雪聰明深得家人、老師以及同學的喜愛。

林徽因是一個美麗靈秀的女孩,纖細柔美的身材更顯江南女子的婉約。寫到這,我總會想起《城南舊事》裏的小英子,那是一個秀麗玲瓏的小女孩,她有一雙清澈幹淨的眼睛,可以照見心靈。這個不解世事的小女孩有一顆善良的童心,她與瘋子結交,和偷兒做朋友。她知道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卻分不清誰對誰錯,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她童年就是這樣在疑惑中度過,卻純真美好,耐人尋味。

相信林徽因的童年也一定有許多令她難以忘懷的舊事。小小的她,有一顆比同齡人更加善感的心。而她所邂逅的,亦是不同尋常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過往都被封存在歲月的書頁中,或許隻有有緣人才可以翻讀。又或許,許多人寧願將那些美好封藏,有如擱置在木質抽屜的老照片,若非年華老去,都不會輕易去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