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東方與西方(2)(1 / 3)

“明國人的莊園建設真讓人吃驚!”克倫威爾聽完解說,忍不住驚歎明國在殖民地建設上的成就。

帕勞斯帕得知克倫威爾的到來,親自在港口迎接,雙方就共同合作(發財)的問題達成了友善的共識。帕勞斯帕為莫臥爾帝國訓練的少年軍在1652年取得了讓奧朗則布吃驚的勝利,隻用一年時間就擊敗大王子和四王子的聯合軍,完成莫臥爾帝國在形勢上的統一。這樣瞠目的勝利讓帕勞斯帕在莫臥爾宮廷獲得了廣泛的讚譽和獎賞。

從商人的立場上說,帕勞斯帕已經取得了西人在南亞從來沒有取得過的成就,但經曆過大起大落的帕勞斯帕已經不滿足於眼前“微不足道”的勝利了。

許進臣以雇傭軍首領的身份在南亞取得的光輝業績指引著帕勞斯帕,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的曆史讓他熱血沸騰。帕勞斯帕自認已經看到莫臥爾統治南亞的虛弱本質,堅信隻要自己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就能像皮薩羅一樣,通過俘虜奧朗則布取得整個莫臥爾帝國的統治權。

“我需要力量!”帕勞斯帕在靜夜中高呼,向他忠心的部屬高呼,向遙遠的歐洲呼籲,“隻要我有一支萬人的軍隊,我就可以控製整個莫臥爾帝國,征服比印加更龐大的領土和人口!”

克倫威爾離開愛爾蘭,身邊隻有一百多個士兵隨行,途中病死二十多人,對於帕勞斯帕共同瓜分莫臥爾的提議萬分讚成——即使他老人家不相信帕勞斯帕的計劃可能成功,也不會損害他什麼,他已經一無所有了。

“明國殖民莊園的發展,是許進臣犧牲一線軍力的結果,阿格拉戰役前,許進臣控製的軍隊有十萬人(包括民軍和土軍),現在,經過兩年的發展,明軍人數擴張到三十萬,許進臣實際控製的軍隊卻隻剩下拉傑沙溪的兩萬。不僅如此,明軍財政向莊園建設傾斜,以致軍備嚴重不足,他們的大炮沒有增加,武器沒有更新,士兵大量使用的是民用火槍。”

“根據明國商人透露的消息,許進臣因為缺乏軍費的關係,被迫修改高爾康達的征服計劃,改為軍事和貿易滲透。”帕勞斯帕情緒高昂地為克倫威爾講解當前形勢,“分散的明軍已經不足威懾莫臥爾,甚至,明軍比莫臥爾更擔心戰爭再次爆發。”

“奧朗則布雄心勃勃,一直積極籌備進攻南亞明軍,如果我們能夠集結起足夠強大的軍隊,完全能說服許進臣共同出兵,共同瓜分莫臥爾!”為了激起克倫威爾的信心,帕勞斯帕不惜透露部分內情:“狼衛軍(莫臥爾新軍)是我一手訓練,兵員大多來自被奧朗則布屠戮的罪臣後代,即使是奧朗則布派遣的高級軍官,也有相當部分被我收買,這是一支我們能夠掌控的力量!莫臥爾軍人數雖眾,除了這支新軍,其它軍隊不堪一擊。”

“推翻莫臥爾的統治,你我二人共治莫臥爾!”知道克倫威爾能耐的帕勞斯帕不惜許下重諾,他是個出色的雇傭軍老板,有一定統兵練兵能力,但軍事才能一般,他需要克倫威爾為他統兵作戰。

克倫威爾在帕勞斯帕的誘惑下心動了,不列顛革命,讓這位不堪寂寞的中年紳士嚐到了權利的滋味,革命的熱情消退,權利的**卻在瘋狂生長,他已經不甘心平凡的鄉村地主生活,渴望躍馬橫槍,渴望高高在上。

帕勞斯帕:隻要在莫臥爾占據穩固的地盤,我就能從歐洲聘請出色的統兵將軍,甩掉這個英國佬。

克倫威爾:一旦讓我掌握軍權,我一定能將軍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兩個心懷鬼胎的人很快達成了穩固的同盟,就等著前往拉傑沙溪的使者帶回許進臣的答複。

荷蘭人的使者到達拉傑沙溪,這座轟傳已久的“一夜城”,明國人在這裏創造了奇跡,隻用一年的時間,就將這座人口不足三萬的小城,建設成一座人口超過三十萬,能與巴黎媲美的大城市。

傳聞中,這是一座商業繁華,酒坊青樓林立,紙醉金迷的不夜城,但眼前所見,讓久聞其名的薩梅尼奧大失所望。不僅城市規劃單調得像個軍營,就連城市建築也呈現出千篇一律的呆板,由於城市居民以土著幫傭和軍人軍屬為主,整個城市給他的人文觀感就是:奴役與紀律。

“這是一座沒有自由的城市。”薩梅尼奧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且為自己是個西方人而感到驕傲,“即使明國人,在他們文明的表象下,也隱藏著野蠻的本質,人性在他們的文明裏,受到極端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