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便不再理會那群書生,轉身朝樓上走來。南境一行,陽光將他曬黑了不少,也曬去了之前那些揮之不散的鬱鬱之色。
“阿逸!”崔王謝三人笑著,使勁兒對呂修逸招著手,說:“你終於回來啦!”
*
紫宸殿中,經過一天的商討,眾臣退下,獨剩蕭璃與裴晏,仍然留在殿內。·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我是否做錯了。”蕭璃盯著北境各地駐軍彙總,忽然開口,問。
裴晏抬頭,看著燈火下的蕭璃,輕輕搖搖頭,道:“起兵征伐,所需所備何其多,又怎是三五個月便可準備好的?殿下應該知道,翰雷之死不過是個借口。北狄王子嗣眾多,翰雷死與不死,都擋不住北狄王的野心。”
“我心中又何嚐不明白。”蕭璃苦笑,“但又忍不住會想,若我對北狄不那麼強硬,北境是否能免於此災。”
決定終究是她所下,那些人命,也不可避免掛在她的身上。此事無關名聲,隻涉良心。
蕭璃閉上了眼睛,良久,道:“阿晏。”
裴晏抬眸。
“我想親征。”
“殿下!”裴晏怔愣片刻,眉心微蹙,道:“以陛下如今的情況,隨時會……您當以朝局為重,準備登基事宜。”
“就是以朝局為重,我才要親征。”蕭璃睜開眼睛,看向裴晏,說:“蕭傑謀逆,朝中武將死傷大半,後因顯國公案牽連,又問責許多武將。蕭烈和霍畢已身陷北境,除了秦義,還有誰可帶兵?”
秦義駐守南境,山高水遠,召之不及。
“我本就有帶兵之能,且若我出征,軍心戰意皆會不同!”蕭璃認真道:“阿晏,我此次出征,不僅僅隻是想馳援北境。”若是那樣,隻需派遣幾道駐兵增援即可,“我想以此一戰,保我大周北境,二十年安穩!”
“阿晏,幫我守好長安。”蕭璃最後說。
兩人隔著燭火相望,久久未語。
終於,裴晏輕輕歎息一聲,說:“好。”
我為你守好長安。
*
蕭璃打算親自帶兵出征的消息在朝堂和長安都掀起了軒然大波。朝臣們見到蕭璃心意堅決,裴晏也一反常態,沒什麼反對之語,似是已經默認公主殿下的決定。無奈之下,隻好開始配合準備。
好在準備這些倒也不算措手不及,早在北狄王拒不承認從大周私購兵器時,蕭璃就已經與兵部商議了邊防駐軍各項事宜。黃河以北,魏州,潞州,冀州,代州皆有增兵待命,蕭璃帶著一部分蒲州軍,自長安出發一路北上,沿途整合關內道,河東道,還有河北道的駐軍。抵達北境時,當有二十萬大軍。至於軍資糧草,除軍中常備以外,其餘以災時章程集結,有裴晏親自調度。
至於長安,則由穆皇後和裴晏共同掌政,以待主歸。
繡玉樓
“這麼說,你們三個都會跟著阿璃出征?”王繡鳶看著呂修逸,郭安還有徐友,瞪大眼睛,問道。
三人一同點頭,呂修逸說:“我們事先並未約好,是各自去向殿下請命。後來才知道,大家竟是想到了一塊兒。”
“當年就是你們三人跟著阿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