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克林德率領一支巡邏隊,故意挑選義和團訓練的地方去巡邏。看到義和團訓練的團員後,克林德當即下令,開槍射殺。
這無疑讓隱忍的義和團再也無法平靜下去。
被人欺負到了家門口,而且還是自己最討厭的老外,這口氣無論如何也不能咽下去。
而老外在接到克林德射殺義和團團員的消息後,調派大使館的衛隊發現,義和團並未采取任何行動。這給了他們錯誤的信號——義和團不敢造次。
於是,他們開始隨意攻打義和團。
這個仇,一定要報!義和團團員們揣著這樣的心態,開始大規模的行動。最先遭到報複的,是大柵欄地區。清末的時候,那裏是發達地區。貴族以及富商大都住在那裏,當然,還有教堂。
於是,一切正在發生,一切已然發生。
義和團看到教堂就毀,見到神父就殺。他們猶如遠古野獸,亂闖亂撞,哀嚎遍野,哭聲震天。他們不會想到,他們也不願想到,自己的這種行為將給自己熱愛的國家,帶來多大的災難。將給自己的家人、朋友、親戚帶來怎樣的霍亂。
而罪魁禍首克林德,則在此事的一個星期後,被朝廷官員射殺,釀成著名的“克林德事件”。此事所以有名,是因為克林德的死亡,成為了八國聯軍威脅清廷的重要砝碼。
死人,有時候比活人好用。
就此,八國聯軍再不需要虛偽的遮掩,再不需要無恥的理由。大炮步兵已經齊結,隻需要一句:followme,便可以肆意踏毀這個對於他們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家。
而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清廷也不在忍受,隨即派出使節,莊嚴的向那些無恥的侵略者,發出了宣戰書。使節或許還記得,在偉大的漢朝時期,有這麼一句話,他曾經在讀書時,每次讀到,無不熱血沸騰。
凡侵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叫做尊嚴。
八國聯軍許久以來都把清廷當成了小弟弟,一再的蹂躪、踐踏。他們卻不知道,一旦小弟弟雄起,就能射他們!
此時,距離光緒被囚禁已過兩年,距離宣統出生還有六年,毛姓三子已經七歲。少小年紀,哪裏懂得這場災難的意義?
八國聯軍的成員分別是:大日本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奧匈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誌帝國、意大利王國及俄羅斯帝國。在這八個國家裏麵,屬日本派遣軍隊最多,屬奧匈帝國派遣軍隊最少。
這次戰役,從大局觀來說,是這八個國家為錢財而來,從小處來說,是日本帝國的試探。在經曆了唐朝的學習,明朝的侵略,自己的變革後,日本終於想起了祖宗的宏偉大願:取唐而立。作為孫子,這是必須要完成的。
八國聯軍的總人數,在兩萬人左右。這對於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說,不過是一個省的總人口數。然而,中國還是失敗了。
1900年六月,八國聯軍正式發兵至大沽口,意味著侵華戰爭的正式打響。隨後的八月份,出兵廊坊的八國聯軍,遭遇義和團和清廷軍董字三營的頑強阻撓,後以失敗告終。
八月十四日,發動進攻北京的戰爭,兩天後,北京被八國聯軍全麵占領。他們來到京城後,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搶錢、搶物、搶女人。一時間,人們引以自豪的北京,成為人間煉獄。多少名貴物品,付之一炬,或者流亡國外。多少妙齡少女,成為婦人,孩子不知生父為誰。
而倉皇逃竄的慈禧等人,為了盡快奪回主權,隻得跟列強議和。
就此,引為國恥的《辛醜條約》達成共識,共計賠款4.5億兩白銀。
注意,賠款的主語是清廷,謂語是八國聯軍。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麼個結果?難道,朝廷就沒有軍隊了嗎?八國聯軍侵華勝利的深度原因是什麼?難道僅僅是朝廷的腐敗嗎?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