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突變(16)(1 / 1)

戊戌政變後,董福祥奉命來到京城。並被朝廷編軍入伍,成了北洋三軍之一,與袁世凱同重。

1900年,董福祥駐紮永安門。日本使者打算前去聯絡洋人,董福祥將其斬殺。這件事前麵說過了,然而,還有一件事,前麵沒說。

在斬殺了日本使者後,德國人頗為不服,便命人對他的軍隊挑釁。看來,德國的軍隊過於自信了。董福祥乃可知是何人?從小混跡於黑幫之中,年幼時便可成立幫派,便敢跟政府作對。入新疆、穿沙漠、打家劫舍,無所不為,無所不幹。現在敢跟他作對?腦子進水了吧。

後來的事兒,順理成章。早已熟悉了殺戮的董福祥,何時被人這樣瞧不起?於是命人拿火銃,將挑頭兒的擊斃了。這兩件事傳到清廷的耳朵裏,慈禧心底顫抖不已。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果然,日本很憤怒,德國也很憤怒。但是,董福祥還是若無其事,殺了就殺了,不就是打仗嗎?老子不怕。

隨後,跟義和團合作,將入侵廊坊的聯軍擊敗。接著,事情擴大了。八個國家的聯盟軍,終於成行。

從戊戌變法時的懷恨在心,到後來的義和團內亂,再到現在的斬殺使臣,入侵的借口終於完成。

董福祥雖然勇猛,奈何武器不敵,隻得一退再退。終於,八國聯軍攻入京城。無奈,慈禧逃跑,命董福祥為保安團長,向西撤退。

後來的事,前麵說了,朝廷跟八國聯軍議和。八國聯軍說好,隻是有個附加條件,將那些排外的大臣全部殺掉。

慈禧如何甘心?何況,現在的董福祥為太子太保,位高權重,朝廷裏都是他的人。但又不得不給洋人一個交代,無奈,隻好將他的職位革除。

就此,半生征戰的董福祥,回到了家裏。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離開了幾十年的家鄉,我終究還是回來了。

回來後,董福祥寢食難安。對於一個耄耋老者來說,最大的心願莫過於發揮餘熱,可惜,沒機會了。

深感時日無多的董福祥,想起了自己的軍隊。是的,這些軍隊還在跟著自己,就像自己的兒女一般,縱然天下大變,縱然潮流滾滾,他們還是對自己不離不棄。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跟了我這麼久,繼續為朝廷效力吧。

1908年,董福祥上書,要求將自己的平生財產,共計四十餘萬兩白銀全部捐獻給朝廷,將自己軍隊的一千六百多支洋槍,全部拿出充公。一無所有的董福祥,重重的歎了口氣。

幾個月後,董福祥逝世,年七十。在臨死前,他隻說了一句話:未能盡晚年之忠誠,無以報朝廷為憾。

這,就叫愛國吧。

評:董福祥,1839年出生,少為紈絝,長為綠林,一生所行,雖不盡正道之事,然,半生為國,不曾貪生怕死。建功立業,乃為一時雄傑!終於七十歲,為晚晴著名將領之一。唯一遺憾者,不能馬革裹屍,是為帥之恥辱!

終究逃不過死神的車騎,滑落了一場傳奇。你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我記得你,任何時候。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