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幾年,董福祥率起義軍大小數餘戰,終於在1867年的時候,控製了甘肅大小十多個縣。董福祥,成了名符其實的大哥。
然而,好景不長。次年,董福祥便被朝廷軍擊敗。而,在激戰過程中,朝廷軍的首領認為董福祥極具軍事才華,於是,將其攬入自己的軍隊。董福祥也確實能幹,將自己的起義軍大裁員,隻留下了精華。並且,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為“董字三營”。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命名,因為,以我姓氏,冠軍之名是中國曆朝曆代的大將們最想要幹的事。
通讀曆史下來,也不過那麼幾個人做到了。後來,事實證明,董福祥絕不是為了得瑟才這樣幹的。
在以後眾多的戰役中,董字三營的士兵們衝鋒陷陣,不懼死亡,屢立戰功。漸漸聲名遠播,得到了左宗棠的賞識。
而1873年的那場戰役,讓董福祥的記憶深刻。
這一年,他們依舊在攻打**。說起來,還是因為**太強硬,拒絕朝廷的招安。既然拒絕,那就隻好打。前前後後,一共打了三年。直到這一年**首領,白彥虎逃跑,才算告一段落。
而董福祥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因為逃跑的白彥虎這廝太可恨。在中原鬧騰還嫌不夠,又跑去了新疆繼續折騰他的反朝廷言論。於是,三年後的1876年,董福祥隨著左宗棠來到了新疆。
而就在這一次戰役中,董福祥的名字再一次被擴散。其時,左宗棠名軍隊三路並進,他想要一舉拿下白彥虎。董福祥的部隊,就此開始了艱難卻又迅速的急行軍。
當天,白彥虎得到最新消息,左宗棠的軍隊,已經翻越天山。白彥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說這是軍事煙霧彈,誰信了就是傻瓜。
過了幾天,白彥虎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董字三營急行1200百多裏,已經收複多座城池,並獲得俘虜兩萬多人!這時候,白彥虎才知道局勢是多麼緊張。不過,人如其名,他的反應像老虎般敏捷,速度也像老虎般。當然,這裏特指的是逃跑速度。
根據他的經驗,新疆多山、多沙漠,缺水嚴重。而左宗棠的軍隊,大多是平原人,肯定會水土不服。且,這裏海拔如此之高,平原人就是跑一會兒恐怕就不能呼吸,何談打仗?因此,他們不會逼人太甚。然而,他想錯了。
這一次,左宗棠大人就是想一舉消滅白彥虎,免除這個後患。因此,他命令全軍,全速前進,不殺白彥虎,誓不還朝!而先鋒,正是董字三營。
董福祥率領自己的軍隊,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最牛逼的行為,就是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這得是怎樣的部隊?他們又懷著怎樣的信念?
穿越過沙漠後,董字三營還沒喘口氣,就直接上戰場了。就此,在勇猛的董字三營進攻下,那些城池都變成了浮雲。後來,左宗棠回京,這個當時已經滿頭白發的老者,得到了人們的稱讚。人們紛紛以“左公”之謂稱呼他。然而,又有誰看到了衝鋒陷陣的士兵?又有誰看到了不畏艱險的董字營?又有誰看到了啼哭無依的嬰兒?還有眼神充滿希望的少婦,還有每天坐在門邊,期待兒子歸回的老者?
而後,1879年,董福祥再次出現在新疆。這一次,他的威名終於大盛。兩日一夜,他率領自己的董字三營穿越300多裏,成功殲敵兩萬多人。如此之人,朝廷怎會舍得讓他回朝?於是對他說道,你就留在那裏看著吧。
這一留,就是十九年。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