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抓周抓出的政治風波(1 / 2)

皇帝李哲忽然將孫子李雲龍抱了起來,站在玉階上,看著丹墀下的滿堂兒孫,再次看看懷中的孫子,瞬間作出了決定。

瞥了眼正關注著小家夥的次子李嘯天和兒媳姬原。李哲心裏不由道:“朕就給你一個機會,也給大唐一個機會!”

這個想法也隻是一個瞬息,就在眾多皇親貴戚忐忑的猜想,皇帝為何不拒絕了那小家夥的無理要求時,皇帝李哲忽然哈哈大笑,然後舉著懷裏的李雲龍道,“好你個小強盜,竟然搶寶搶到朕身上了。人家都說你有搶寶收藏癖好,朕還不信,不想今日見了,果真如此,果真如此。嗬嗬,你說你收藏那麼多寶貝做什麼啊?嗯,你還不樂意朕說你了。看你這樣子,今天朕不成全了你的名頭,你就不放過朕了。”

皇帝李哲逗著李雲龍,見他還是那副不放棄的神情,打趣著他。

“好,朕今天就成全了你這小藏寶王。免的你又要大哭大鬧了。”說著話,李哲便把被李雲龍抓在手裏的太極玉摘下來,打個結,掛在了李雲龍的脖子上。

皇帝李哲做完這件事情,看著殿下的眾多皇親國戚,笑道:“這小家夥長大肯定是個強盜,有他父母受的了。”

殿下的大臣立即一陣“龍屁”大拍,說孩子小時淘氣,長大了才有出息等等。唯有禦史大夫蔡節在哪裏皺眉沉思,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那太極玉是李族族長象征之一,現在皇帝就這樣將玉賜給了周歲的孫子,這似乎沒有什麼不妥。

但大唐皇帝和李家族長向來是由一人擔當的。皇帝這個舉動,不管是有意無意,都將帶來一個結果——危及大唐儲君的地位,從而致使皇子爭位,國家不寧。再說,皇家無家事,這不能作為借口。禦史大夫蔡節想到了這些,立即便要出列勸諫皇帝,收回太極玉。

可就在他正準備出列時,李雲龍的母親,燕王妃姬原卻第一個搶先說話了。姬原上前緊拉著占了大便宜的兒子,立即躬身打諾謝恩道:“謝父皇贈玉,封賞。”

眾人皆都一愣,贈玉屬實,何來封賞?李哲自然知道,姬原這個機靈狡黠的兒媳婦說的是什麼,不過他似乎有意裝作不知,稍微思量了一會,似乎才明白過來般,笑道:“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一家人盡是這樣。嘯天小時候就頑劣俏皮,如今他妻子也是這樣,再加上我這更淘氣的孫子,現在你們這一家人都是如此了。嗬嗬嗬嗬。”說罷,欣然大笑,顯然心情極為舒暢。

就這樣剛滿周歲的李雲龍便成了空有李族長信物太極玉的非皇帝,空有王爵稱號“藏寶王”。

方才李哲話中封李雲龍為藏寶王,以消除皇室人員猜疑他賜給李雲龍太極玉的用意不想話聲一落,就被神身為孩子母親的姬原聽懂順勢做了。

在一些不明就理的皇室人眼裏,以為燕王妃姬原抓住黃帝李哲口中的漏洞,乘機謝恩,問皇上強為自己才周歲的孩子,要了藏寶王的封號,這就足以掩飾了皇帝李哲賜玉的真正用意。

當然,皇室中不及姬原聰明的人算是多數,但畢竟有少數幾個在場的皇室人員還是聽懂了黃帝李哲說話的意思,即使沒聽懂,他們也多少從燕王妃姬原所做的事情中明白了幾分:黃帝是必須由太子繼承的,但是如今立了一個大大戰功、又生了個好兒子的燕王,明顯獲得了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這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北唐李氏封王和以往皇室封王不同,並非皇子成年就可受封親王。而是十六歲成年後,又立有大功的直係皇室成員方可封王。而且封王不擁有領地內的轄權,隻有封地皇室監督權,以及封地收入的十分之一的賦稅。

李唐藩王最多隻能擁有五千私兵。按照封王等級還要相應的劃分其私兵、收入等。除此之外,還有更嚴厲的,那就是隻有當朝皇帝之後才有封王的權利。當下代儲君登基為帝後,上代藩王便隻能保留封號,需要回都城進朝廷做事,或者回本源(女媧穀)潛心繼續修道,還有一種就是進道教出家,為大唐李家負責凡俗的宗教事務。